今年以来,肃南县司法局红湾司法所立足辖区法治需求,以公共法律服务提质增效为核心,通过资源整合、力量凝聚、供需对接、品牌驱动四项有力举措,构建起覆盖全域、精准高效、群众可感的法治服务体系,为全镇社会治理现代化注入了强劲法治动能。
整合资源,织密便民服务“法治网”
推行“网格 + 法治”精准普法模式,推动普法资源和力量向网格一线下沉、向治理末端延伸。整合网格员、“法律明白人”、社区法律顾问、普法志愿者等力量,将法治宣传触角延伸至社区网格,让每个网格都成为普法的前沿阵地。充分发挥网格员“铁脚板 + 大数据”的优势,以居民议事会、楼院板凳会为依托,开设“邻距离”普法微讲堂,以身边鲜活的人和事为例以案说法,让法治宣传"接地气、冒热气"。今年以来,共开展各类法治宣传活动 15场次,印发普法宣传资料2700余份,实现重点人群法治教育全覆盖,辖区居民法治观念显著增强。
凝聚力量,打造专业服务“金名片”
根据不同受众群体对法律的不同需求,广泛收集居民法治需求,精心定普法“菜单”,通过整合社区法律顾问、法律明白人、驻社区民警等力量组建讲师团实施精准“法律快递”,实现了居民“点单”、司法所“派单”、讲师团“送单”的一体化普法新路径,有效满足了辖区居民多层次、个性化的法治需求,实现了普法从“单向输出”向“双向互动”的转变。“您好,能来老年福利服务中心讲一堂防范养老诈骗的法治课吗?”“这个周三我们想请你们过来给讲讲民法典,特别是跟物权有关的部分......”目前,司法所已根据接到的普法“订单”开展不同形式的普法宣传活动7场(次),发放法治宣传资料1300余份,切实提升了不同群体的学法主动性、积极性,打开了主动学法的普法宣传新局面。
对接供需,打好为民服务“组合拳”
依托镇、社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室)、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微信群等平台,构建“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积极开展法律明白人代办、24小时在线服务、预约上门服务等,实现镇、社点位全部15分钟可达,线上线下服务指引100%全覆盖。聚焦打造线上线下融合闭环,拓展法律服务渠道,线上,通过法律顾问进网格群定期推送法律常识,实时在线答疑,做到法律问题“即时问、专业答”;线下,采取“三官一师”进网格、值班坐诊、上门服务等开展“一站式”服务,实现“法律服务零距离”。截至目前,共接待受理各种形式的法律咨询50余件,提供法律服务125人次。
品牌驱动,解锁特色服务“新路径”
培育“一室一品”特色调解品牌,打造“任萍调解工作室”“扎斯达法律微家”“阿勒齐调解工作室”三大平台,汇聚双语调解员、心理咨询师、社区“五老”等多元力量组成调解团队,通过“调解+普法”双同步模式,形成“调前讲法、调中明法、调后析法”的全链条普法机制,切实做到“化解一案、教育一片,让法治观念在矛盾纠纷化解与预防中深入人心。首创“六诊”工作法(坐诊、就诊、巡诊、听诊、义诊、会诊),针对残障人士、孕产妇等特殊群体建立“法律服务直通车”,由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站提供“婚姻家庭专诊”“权益保障急诊”等精准服务,实现法治服务“零盲区”。
下一步,红湾司法所将进一步深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拓展多样化“法治+”服务场景,竭力为辖区居民提供更为优质、高效、便捷的公共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