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春耕备耕关键时节,山丹县司法局组织普法小分队深入田间地头,将法治课堂搬到农家院落、生产一线,为农民群众送上量身定制的“法治营养套餐”。
在该县位奇镇十里堡村的田地里,一场别开生面的“地头调解会”正在进行。兄弟俩因40多亩家庭承包耕地由谁耕种争执不下,眼看要耽误春耕。司法所长老周蹲在地头,认真给兄弟俩分析土地份额、租金涨跌、耕作投入、生活成本等客观因素,让双方明白“土地账”。“亲情比什么都重要,兄弟之间不要因为此事心生嫌隙”。两个小时后,双方终于握手言和,弟弟不具备耕种条件,由哥哥继续耕种,哥哥每年支付弟弟生活费6500元,兄弟二人也露出久违的笑容。今年以来,全县各级调委会已成功化解涉农纠纷47起,调解成功率98.6%,确保春耕生产“不等人”。
“购买农资要注意啥”“土地流转合同怎么签”在陈户镇赶集的法律咨询台前,围满了前来问询的村民。党员律师王某耐心细致的讲解农资识假辨假要点:“记住索要发票,保留包装袋,发现有问题立即打12315。”县司法局编印的《春耕普法手册》因实用性强,被群众亲切称为“口袋里的法律顾问 ”,目前已发放1000余册。
“微信转账也算借款凭证”,在东乐镇城西村“法律顾问”值班室,律师正热情的解答村民咨询。法律明白人老张正在村社微信群内转发“社保诈骗”“消费诈骗”等反诈微视频。以“一村一法律顾问”为依托,组织律师进村“坐诊”,开通涉农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在各村居微信群推送“每日普法”微视频。止目前,开展律师进村坐诊活动24场次,解答咨询380余人次,排查化解隐患纠纷21起,为春耕生产系上了“法治安全带”。 (党妮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