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张掖市临泽县鸭暖镇充分发挥基层代表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浦江经验”中的积极作用,与鸭暖司法所联动组建“调解”+“普法”队伍,为基层治理赋能添力。队伍组建以来,市县镇各级人大代表参与调解工作近百场,调解成功率达97.2%。
前不久,该镇昭武村居民刘某在自家牛棚前竖起围栏,邻居申某认为其围栏过界,侵占了自家的土地,要求将围栏拔除,导致矛盾激化。“在农村,很多纠纷来源于一些细枝末节的事,这种不起眼的矛盾纠纷若不能及时有效化解可能会转化为治安问题,不但影响政府的公信力,还会影响群众对政府的满意度。”人大代表调解员杨发军说。
作为基层调解员,往往介入调解的第一步不是讲道理,而是把双方的“气”给理顺,通过共情、换位思考等方式,将不断升级的对立状态钝化、降级。为提高调解成效,鸭暖镇的调解员严格遵守“五必到”要求,即调解矛盾必到场,必见当事人,必到家中走访,必找问题源头,必解决问题。
“都说远亲不如近邻,你们这都还是门对门,更应该亲密无间才对。”在杨发军的调解下,两家人重归于好。
2023年以来,鸭暖镇人大组织人大代表通过以案带教、轮训宣讲的形式,在邻里小院、法治长廊等群众纳凉、休息的地点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共计30余场次,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建议100余条,已有效化解矛盾纠纷40余件,让土地矛盾、邻里纠纷、家庭矛盾等疑难复杂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人们对调解工作的普遍认知是说服教育,但通常纠纷双方更关注于争取自身权益的最大化,这个时候耐心说教的效果甚微,需要我们站在当事人双方的立场,从不同角度、层次进行深入细致地分析和研究,才能妥善解决问题。”鸭暖镇人大主席赵开泽表示,“下一步,鸭暖镇将进一步提高站位,不断探索和完善基层代表‘调解’+‘普法’制度,加强与司法所、派出所等部门的协调联动,推动人大代表在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中取得新成效、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