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只要欣赏风景,更要守护风景。”在海拔3980米的巴尔斯雪山,肃南县检察院干警魏翔一边沿着木栈道仔细查看,一边向景区负责人叮嘱道:“游客中心的AED要保持随时可用,员工也要定期培训,这可是一项‘救命’配置。”在山风中,这句叮嘱显得格外坚定。
守护“景”——让风景更美丽
今年以来,该院立足祁连山北麓生态屏障区,深入践行“检护文旅”理念,把检察监督延伸至文旅一线。检察干警多次走进祁连山马鹿文化产业园、巴尔斯雪山、外星谷、冰沟丹霞、马蹄寺等重点景区,围绕生态保护、公共安全、应急处置等相关行政部门职责落实开展“回头看”。他们逐一了解AED急救设备、垃圾清运、防滑标识、游客限流及应急预案等情况,并现场提出法律指导。针对皇城镇江让村寨“草原生态+民族文化”景区定位,检察官结合实际提出改进建议,帮助景区在规范经营中实现绿色发展。“以前觉得这些要求有些‘多此一举’,但现在我们懂得,安全规范是最好的口碑。”景区负责人在整改现场感慨道。
固守“根”——让文物更恒久
肃南是一片“文物云集的土地”,古迹与雪山相映生辉。检察干警在马蹄寺观音洞、文殊寺等文物保护单位,采取“实地巡查+座谈会商”双轨模式,对文物保护整改、消防设施更新、监控运行及应急预案执行等情况逐项开展监督,确保历史文物“有人管、能管好”。在履职过程中,依法办理一起盗掘古文化遗址案件,对6名犯罪嫌疑人提起公诉,坚决守住文物安全底线。同时,向文物管理部门制发检察建议书1份,督促完善日常巡查与责任落实机制,推动文物保护常态化、制度化。“我们既办好案,也守好根。”案件承办检察官赵伟强说,“检察监督不是纸上谈兵,而是实打实守护历史的担当。”文物管理部门负责人表示,有检察机关参与共护,文物安全“更有底气、更有保障”。
传承“魂”——让非遗更生动
“裕固族刺绣真漂亮!”在肃南县非遗传习馆,检察官和学生们围着传承人听她讲述一针一线里的故事。该院将民族文化保护纳入“检护文旅”体系,联合文化和旅游部门,对非遗项目传承、展陈安全、文创产品知识产权保护等情况进行专项走访,指导建立民俗活动安全提示、展品展示防护等制度。“我们既保护文物,也守护活的文化。”检察干警马岳说,“裕固族的刺绣、服饰、民歌,都是这个民族的灵魂,我们希望用法治方式让这些文化根脉延续得更久更亮。”至目前,该院已推动建立文化传承人志愿普法合作机制,旨在让“法治+非遗”成为新的文化保护模式。
播撒“光”——让教育更鲜活
“原来野生动物也是受法律保护的!”在神鹿公园的研学课堂上,孩子们围着检察官好奇地提问。该院依托“红缨帽”未检品牌,将法治教育与生态文明相结合,开展“生态法治研学”活动。检察官带领学生参观马鹿栖息区,讲解《野生动物保护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知识,引导孩子们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法治理念。在研学路线沿途,特别设置了《神鹿知识知多少》《祁连山的朋友们》等集生态与法治知识于一体的特色展板,让学生们在看图识鹿、答题互动中学习法律常识、增强生态意识。“孩子们能在旅途中学习法律,这样的课太有意义了。”带队老师笑着说,“那一刻,他们明白了保护自然,其实就是在守护自己未来的家园。”
凝聚“力”——让守护更广泛
该院通过“检察建议+现场督导+回访整改”形成闭环监督机制,推动文旅、文管、教育、公安、民政等多部门协同共治,形成“问题发现早、整改推进快、成效反馈实”的工作链。目前,“检护文旅”机制已覆盖全县重点景区、文物古迹与非遗项目,生态保护公益诉讼案件整改效果、满意度均实现“双提升”。该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杜刚表示 :“检护文旅”是肃南县检察院深化服务保障“一屏三地”建设18项措施的重要举措,我们希望让法治底色融入每道风景,绘就雪域肃南文旅发展的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