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张掖政法网,今天是 2025年10月23日 星期四
当前位置:首页 » 检察巡礼

丹烽检韵映初心

来源:山丹县检察院 责任编辑:高睿蔓 发布时间:2025-10-23 阅读次数:
字号:A A    颜色:

西北的秋已渐深,清晨走在山丹小城的街头,寒意不住地从领口袭向肌肤。步行约莫10分钟,我们便来到了山丹县检察院,为我们做引导协调工作的是青年干警李自清,没有寒暄客套,他略带方言的介绍中,我们听到的最高频的词汇是“丹烽检韵”,这是他们工作品牌的名称。一天下来,我们也渐渐明白了这个融合了地域特色与检察工作内涵的品牌,正在悄然改变着这座小城的法治环境。

“我们以‘创一流、树标杆’为目标,努力突破惯性思维与路径依赖。”山丹县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冯志军告诉我们,近年来他们有2项工作经验获最高检推广,3项工作在省检察院交流,连续两年获评全市先进基层检察院。

织就基层治理“一张网”

在清泉镇世博社区,居民们最近发现,困扰多年的物业纠纷终于得到了解决。这便是得益于山丹县检察院创新设立的“四色检察官联络室”。

“红色创安、蓝色联企、绿色粮畜、古色传遗,四种颜色对应四个重点领域。”检察官戚叶雯介绍,她负责的创安联络室已扎根社区网格,联合公安、司法行政部门建立矛盾联调机制,今年以来已成功化解民生“微问题”42个。

数据最有说服力:三年来,四色联络室共摸排线索35条,制发综合治理类检察建议11件,4件行政公益诉讼案成功入选最高检千案展示。特别是粮畜联络室联合相关部门组建农资打假专班,监督销毁毒枸杞73吨,守护了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

“要不是检察院快速办理,我们企业很可能就撑不下去了。”山丹县某企业负责人感慨道。原来,该院联企联络室建立涉企案件快速通道,对34起轻微涉企案件依法快办快结,为企业挽回直接经济损失160余万元。

山丹县检察院构建的“打击链+修复链+预防链”闭环服务模式,正在成为企业发展的“法治盾”。他们与工商联共建涉企纠纷调解中心,聘请20名企业家担任联络员,今年已促成3起涉企纠纷和解。

更令人欣喜的是,该院针对行政部门不当履职依法制发检察建议,推动市场监管部门建立涉企行政处罚审查制度、自然资源部门优化用地审批流程,真正实现了“办理一案、规范一片”的效果。

守护明天的太阳

“同学们知道什么是校园欺凌吗?”在山丹县某中学的法治课上,检察官王向娟生动地讲解着法律知识。作为该校的法治联络员,三年来她已经开展了20余场这样的普法活动。

山丹县检察院打造的“丹·苗”未检品牌,构建了“专业化办案+社会化帮教+全域化普法”体系。15名检察官担任法治副校长,近年来开展“送法进校园”等活动68场,覆盖师生达3万余人。

该院建成的全市首家“一站式”办案中心、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和家庭教育指导站,成为未成年人保护的重要阵地。其强制报告制度落实经验被最高检推广,“丹·苗”未检工作品牌获评全省未成年人检察优质品牌。

检察监督的“智慧大脑”

“通过大数据模型,我们发现了43条违规领薪线索,先后追赃22.5万元。”山丹县检察院数字检察办公室干警钱亮向我们演示了他们自主研发的监督模型。

该院深化“大数据+检察”融合,建成社区矫正监管定位、政法跨部门大数据等平台,实现监管、办案、监督智能化。社区矫正经验在全国人大代表来甘专项调研时获得肯定。

在流程再造方面,该院创新“专业化团队+繁简分流”模式,建立“速捕速诉”机制,使轻微案件办理周期缩短12.12天,复杂案件质效提升25%。

党建红引领铁军锻造

傍晚时分,山丹县检察院的“职工书屋”依然灯火通明,几名年轻检察官正在研讨案件。“我们坚持‘学、练、研、赛’四位一体,组织培训120人次,开展‘业务大讲堂’46期。”该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徐成林介绍,坚持“党建红引领检察蓝”,深化“党建+业务+队伍”融合,机关党支部获评“五星级标准化党支部”,3名党员获评全市“优秀共产党员”。在业务能力方面,3人获全省业务竞赛奖,4人入选省市人才库。

“严管厚爱并重,才能激发团队活力。”该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赵磊表示,他们三年来既落实政法干警“十个严禁”,开展督察、警示教育72次,也建好“职工书屋”“法警训练室”,开展文体活动28场,有效解决干警困难15件。

站在新的起点上,冯志军表示:“虽然我们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清醒认识到规范司法意识不强、制度执行落实力度不够等问题。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擦亮品牌,升级数字监督矩阵,着力淬炼履职尖兵。”

落日余晖中,山丹县检察院大楼上的国徽熠熠生辉。这支扎根张掖东大门的检察队伍,正以“丹烽检韵”的独特姿态,在新时代基层检察院建设征程上书写着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