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5年以来,临泽县连续四届十六年荣获全国平安建设表彰奖励,两次捧得全国平安建设最高奖“长安杯”。近年来,临泽县牢固树立“越是稳增长、越要抓安全”的意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围绕统筹协调、风险化解、治安防控、社会参与、支撑保障五项机制持续发力,不断夯实主动创安主动创稳基层治理根基,绘就新时代平安临泽新“枫”景。
强化顶层设计,构建“一体化”统筹协调机制。
明晰责任链,成立主动创稳领导小组,统筹全县平安建设工作,县委常委会定期研究主动创安主动创稳工作,县委书记、县长带头攻坚化解重大矛盾纠纷和高风险重复警情,将平安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年度综合考核,层层压实责任,形成“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各部门齐抓共管的责任体系。绘制路线图,制定印发全县主动创稳实施方案和年度工作要点,细化分解重点任务,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和任务书,完善矛盾纠纷源头预防、排查预警、多元化解机制,推动主动创安主动创稳等工作落实,构建“目标可衡量、进展可跟踪、成果可检验”的工作推进体系。打造指挥部,按照“五个规范化”要求,持续加强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战化运行,做强县级,做实乡级,切实把综治中心打造成集统筹协调、组织化解、数据汇集、分析研判、提示预警、跟踪督办于一体的社会治理综合平台。
聚焦源头治理,健全“全周期”风险化解机制。
一网统管全域排查,设置“一核多元”全科网格180个,选聘专职网格员180名、创稳网格员71名,制定网格服务事项清单和网格事项禁入清单,督促网格员常态化开展收集民意、排查矛盾、服务群众等工作,今年以来网格员通过手持终端上报各类信息3.7万余条。分级分类研判预警,建立“日分析周研判月调度季评估”制度,对排查收集的信息进行分析研判,精准预测风险演变趋势,通过“五函”督办机制一盯到底、一抓到底。健全完善群众诉求登记、受理、转办、办理等工作规范,确保每个矛盾纠纷都按照法治化“路线图”和工作流程依法化解。多元化解矛盾纠纷,深入推行“四级七天”调解法,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3791件,化解率达99%以上。持续提升“三调对接”实战效能,将适宜调解的民商事案件、纠纷类警情、信访事项全量流转到综治中心,警调对接联合化解率96.1%、诉调对接调成率61.5%、访调对接调成率93%,最大限度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注重共治共享,完善“开放式”社会参与机制。
注重政法力量协同,选派37名民警担任村“两委”班子成员,完善“三官一师”进网格动态调整机制,将全县121名“三官一师”以镇为单位组建7个工作团队,参与情报搜集、矛盾排查、风险化解、服务群众等工作,有效促进政法单位更好的融入群众、贴近社会,进一步激发基层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深化部门力量嵌入,综治中心建立常驻、轮驻和“中心吹哨、部门报到”等工作机制,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及信访局派员常驻,劳动人社、婚姻家庭等12个行业调解组织和工会、妇联等群团组织派员轮驻,根据工作需要,综治中心“吹哨”,相关部门“报到”,参与矛盾纠纷调解。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健全完善村规民约,创新“邻里小院”“民主说事”等议事方式,广泛开展“敬比赛夸”等自治活动,将评选出的典型模范吸收进镇村调委会,参与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激发平安建设共建共享活力。
突出高效协同,深耕“排头兵”治安防控机制。
人防筑根基,全县组建治安联防大队10支、中队75支、小队721支,筑牢城乡“快速反应控制圈”。县公安局推动“一队一站两单元”建设,建成县100人、每镇50人的应急处突队伍,15人的专职巡防队入驻中心广场警务站,组建“最小作战单元”5组、“最小应急单元”22组110人,常态化开展叠加式、全时空、立体化巡逻。物防守门户,严格落实《企业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条例》,对重要部位设置实体防护装置,规范小区围墙、护栏等隔离设施,定期检修单元门禁系统,确保正常运转。实施村道安全生命防护工程78.7km。在广场出入口、中小学幼儿园门口增设车辆防冲撞等硬隔离措施,不断提升安全防护水平。技防织密网,连续10年将“雪亮工程”列入政府民生实事项目,架设公共视频监控2236个,建成“雪亮工程”县级共享平台、7个镇级分平台、76个村(社区)监控室,实现视频监控资源互联互通、共享共用。建成智慧安防小区107个,覆盖率96.67%。智慧交管系统接入各类前端感知设备233路,布建电子卡口77处。县应急管理局建成预警发布系统4套,架设终端设备474台。心防筑防线,高标准建成县社会心理健康服务指导中心,通过政府采购服务方式,引入崇德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团队入驻开展工作,组建社会心理服务专家督导等队伍10支497人,开展“丹霞润心”大众心理健康讲堂,针对特殊重点群体开展心理咨询、危机干预、个案咨询等服务,从源头上预防化解社会风险,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的社会心态,为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临泽奠定坚实社会心理基础。
坚持固本强基,夯实“强有力”支撑保障机制。
聚力科技赋能,深化平安甘肃信息化支撑管理平台应用,推动信息全量汇聚、结构治理、智能分析、共享共用,赋能主动创稳,实现社会治安由经验思维向数据思维、物理空间向数据空间、事后处置向事前预防转变。强化法治保障,推行“每一个季度、选取一个切口、开展一次专项监督、解决一批突出问题”监督机制,分类评查涉法涉诉信访案件、涉企案件、涉酒驾醉驾案件102件,提出法律意见建议94条,努力实现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有机统一,以高水平法治保障高质量发展。激励考核评价,建立县委政法委员会委员包抓镇主动创稳工作机制,对重点任务落实、现实矛盾攻坚化解等工作每月进行调度。认真落实《乡镇主动创稳重点指南》,对照“五个有力”正面清单和“十个不发生”负面清单,各镇每周召开一次分析研判会,政法委每月进行调度,每季度进行一次综合评估,切实增强基层实力、激发基层活力、提升基层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