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祁连山草原生机被唤醒,当巴尔斯的霞光吸引八方游客,祁连马鹿的呦呦鹿鸣,马蹄寺千佛洞的摩肩擦踵,无不诠释着肃南文旅大县的勃勃生机。为提高办案质效,擦亮牧区珍宝,肃南县人民检察院以“检护文旅”专项行动为笔,将法治温度融入文旅画卷,构建“检察+文旅”协同治理模式,用走访、守护、普法、建议的实际行动,为每一位游客的安心旅程、每一家文旅企业的稳健发展筑牢法治屏障。
【贴心问诊】法治守护文旅发展
专项行动启动之初,检察干警便带着“问需、送法、解困”的初心,走进祁连山马鹿文化产业园、巴尔斯雪山景区、冰沟丹霞等多家文旅企业,认真听取负责人细数经营中的难题——从旅游合同纠纷的防范,到景区安全管理的盲区,再到知识产权保护的困惑,干警们一一记录、逐项回应。涉及到景区游客疾病救治、野生动物保护、疾病防控、消防安全、设施安全、游客权益保护等,检察干警一一过问,逐项登记。检察干警结合周边地区的典型案例,用通俗的语言讲解“如何保护野生动物”“如何预防人畜共患疾病”“怎样应对突发安全事件”。
临走时,干警们还送上精心整理的《文旅企业法律风险指南》。“检察院的同志比我们还操心企业的发展,这些法律建议就像‘定心丸’,让我们搞经营更有底气了!”一位企业负责人握着检察干警的手感慨道。这场“面对面”的走访,不仅打通了检察服务文旅企业的“最后一公里”,更让法治成为企业发展的“加油站”。
【生命守护】AED送温暖到景区
“肃南景区多处于高海拔地区且人流多,缺氧而且离县城远,万一有人突发心脏病可怎么办?”这是检察干警在景区调研时发现的问题,听到的担忧。为了让游客的旅程多一份安心,景区多一份责任心,安全生产多一分保障,检察机关将“保障游客健康和企业安全生产”纳入专项行动重点,牵头对全县景区、体育馆、影剧院等人员密集场所展开排查,发现部分文旅场所、公共场所等急救设备缺失的问题后,迅速向相关部门制发公益诉讼检察建议。
在检察机关的持续跟踪监督下,一批心脏救治设备AED很快“上岗”——景区的游客中心,在县城体育馆的入口处,在神鹿公园的服务站......这些红色的急救设备像“生命卫士”般随时待命。不仅如此,干警还督促相关单位、人员开展AED使用培训,让景区工作人员、商户学会“救命技能”。如今,游客漫步肃南,不仅能欣赏美景,更能感受到这份“检察守护”带来的踏实。据悉,AED上岗后,已经在救治发病游客发挥了重要作用。
【护绿增颜】守护景区环境
“马蹄寺后山本是山清水秀的好地方,可游客留下的垃圾到处都是,实在太煞风景了,检察机关能帮忙监督吗?”检察干警接到“益心为公”志愿者的反映,火速赶赴现场核查情况,并启用无人机航拍,只为清晰固定每一处垃圾污染的证据,不让秀丽景致被“污点”掩盖。本该是游客漫步赏景、感受文化的好去处。可谁能想到,部分游客离开时随手丢弃的塑料袋、饮料瓶、食品包装,不仅让后来的游客没了赏景的好心情,更一点点侵蚀着脆弱的生态环境,让人看了格外心疼。
看着眼前的景象,干警们通过研判,迅速向相关责任单位制发公益诉讼检察建议。一遍遍叮嘱负责单位,要多些宣传提醒、多设几块警示牌,引导每一位游客带着文明来、带着干净走。我们深知,唯有以最扎实的法治力量,守住这片山水的清与净,才能让途中景致始终鲜活,让每一次文旅之旅都满是舒心与惬意。
【法治风景】让普法更有趣
在肃南人气颇高的神鹿公园,一处“法治打卡点”成了新的“网红地标”。不同于传统的普法宣传栏,这里的展板上,既有“安全提醒”“生态法治”等实用法律知识,也有干警制作的法治漫画;既有二维码链接的普法视频,也有供游客拍照的“法治墙”。
假日里,家长带着孩子驻足读法条,游客举着手机打卡晒“法治风景”,干警们也依托此地开展了法治夏令营活动,甚至有导游主动将这里列为“特色讲解点”。“原来普法也能这么有趣,玩着玩着就记住了‘不能破坏景区植被’‘不能伤害野生动物’‘遇到纠纷要找12309’!”一位参观游客笑着说。这些打卡点,让法治不再是生硬的条文,而是融入旅途的温暖提醒,让每一次驻足都成为一次法治素养的提升。
从文旅企业办公室到景区,从急救设备到普法打卡点,从马鹿神韵到土拨鼠的憨姿,从人文关怀到牧歌肃南,肃南县人民检察院的“检护文旅”行动,没有轰轰烈烈的口号,只有实实在在的守护。未来,我院将继续以法治为笔,在文旅发展的画卷上添上更多温暖的色彩,让肃南的风光更动人,让游客的旅程更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