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高台县将网格管理实战化作为全面提升主动创稳的前沿阵地和深化平安建设的底板工程,持续深化“网格+N”治理模式,不断提升基层网格吸附群众、服务群众的能力,打通基层治理“神经末梢”。
“网格+平安”,筑牢基层治理基础。认真贯彻落实《甘肃省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办法(试行)》,制定完善《高台县专职网格员绩效考核办法(试行)》《高台县网格员管理制度》等配套文件,进一步明确网格员职责任务、工作流程和网格服务事项,规范网格巡查走访、隐患排查、矛盾化解、法治宣传、便民服务等职能作用和服务流程,织密织牢群防群治严密防线。制定下发《关于在全县深化拓展“四级七天”调解法进一步提升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水平的通知》,深入各镇培训督促“四级七天”调解法推广应用,压实首调责任,网格员主动调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607件,尽最大可能让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消除在未发,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网格+服务”,创新基层治理路径。整合综治中心、司法所、便民服务中心和“全科网格”职能,把综治中心打造成为网格化服务管理指挥部,将服务管理下沉网格,对综治维稳、人民调解、法律服务等事项“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扎实开展万名网格员能力提升行动,组织全县网格员开展“陇情e通”“四级七天”调解法等专题培训13场次,督促网格员及时收集社情民意信息1029条、走访重点人员1078次、开展法治宣传120余次,为居民代办服务事项380余件,有效落实了“人在格中走、事在网中办、服务零距离”的要求。持续推行“三官一师”进网格活动,组织223名法官、检察官、警官、律师下沉网格联合网格员开展上门排查、指尖调解等便民服务38场次,协助配合网格员排查化解矛盾纠纷963起,及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维护基层和谐稳定。
“网格+自治”,构建基层治理格局。聚焦群众诉求,在城镇社区实施“志愿服务+商居联盟”联动治理模式,通过社区搭台、商户服务、居民参与、积分认证等方式,将辖区个体商户、社会组织、非公企业等吸纳为社区合伙人,组织签订睦邻伙伴协议书,开展义演义诊义剪,实现社区、商户、居民三方共赢的良性互动,形成“和事佬”“议事会”“居民说事会客厅”等特色说事品牌,开展民事民说活动40余场次,切实做到凝聚共识、和谐共治。在各村社实施“文明实践+村民议事”为民办事模式,创新推行“1+N党员联动带四邻”、“一亭一院”、邻里说事等乡村治理新模式,搭建村民议事会、民情恳谈会、古城小家说事会等议事平台,广泛组建“百姓参政团”“道德评判团”“百事服务团”队伍,最大限度凝聚群防群治力量,实现群众诉求就地响应、快速解决。
“网格+数智”,激发基层治理动能。加强网格智能化建设,切实用好1410路“雪亮工程”视频监控资源和103个智慧安防小区作用,努力实现跨部门信息资源互通共享和应急指挥调度。用好平安甘肃信息化支撑管理平台和“陇情e通”网格化管理平台,组织网格员全量录入矛盾纠纷信息,推进重点人员赋分预警和分级管控工作,对确定的210名重点人员实时动态跟踪,加强日常监督管理。今年以来,接收110及122警情信息2590起、12345政务热线信息872件、平安甘肃信息化支撑管理平台接报信息3443条、“陇情e通”App接报信息2889条,为定期分析研判全县平安稳定形势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