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张掖市民乐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全力构建源头预防为先、非诉机制化解、诉调有效衔接、多元解纷整合的诉源治理模式,不断加强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和前端化解,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稳定的社会环境。
坚持党委领导,强化部门协同。健全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机制,建立“中心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成立诉源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统筹解决诉源治理工作中的难点堵点问题。打通政法各单位、政府各部门、企事业单位、基层自治组织、各类调解组织、行业协会、人民团体等诉源治理主体间的联络渠道,推动信息互通和成果运用,确保各项工作部署在基层落地落细落实,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坚持源头治理,强化基础建设。加强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前端化解、关口把控,完善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诉讼等有机衔接、相互协调、便捷高效的多元解纷机制,从源头上减少诉讼增量,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社会治理效果。以“实用、实战、实效”为导向,持续推进“三中心一网格”建设,夯实基层治理基础。加强人民调解、行业调解组织建设,开展“无讼”争创活动,强化调解督导考评,打造覆盖各镇村、社区、行业领域的诉源治理和多元解纷一张网,实现诉讼服务、纠纷调处规范化、精准化、信息化、人性化。
坚持属地管理,强化行业治理。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按时段、分批次集中交办一批重点信访事项和重点人群,明确承办单位、包案领导、化解措施,全力跟踪化解。深入推进行业领域矛盾纠纷、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坚持打防管控宣一体推进,促使行业领域清源净流。持续推进法院“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检察院12309检查服务中心、公安政务服务平台、司法局公共法律援助中心建设,加强统筹协调、归口调处、网格管理、行业治理,推动矛盾纠纷“一平台受理、一站式接待、一条龙调处、一揽子化解”。全县诉源治理暨人民调解工作开展以来,各镇、各行业性专业性调解委员会共调处矛盾纠纷47件,化解14件,化解率29.8%。
坚持法治引领,强化创新驱动。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深入推进“八五”普法工作,推进法律“十进”活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深化政法改革,推进阳光执法、公正司法。推行“五治融合”治理模式,完善法律援助的覆盖面。加大在线调解平台推广使用力度,推动人民调解组织、行业调解组织和调解人员入驻调解。做好调解员培训工作,引导更多纠纷通过在线分流、调解、司法确认等全流程网上办理,提升调解工作效率,降低解纷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