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张掖政法网,今天是 2025年07月04日 星期五
当前位置:首页 » 县区动态

搬迁之路行稳致远 平安边界人人共创——民乐县扎实开展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助推平安边界创建工作

来源:张掖政法 责任编辑:高睿蔓 发布时间:2022-11-22 阅读次数:
字号:A A    颜色:

近年来,张掖市民乐县始终把平安边界创建工作作为维护全县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的一项重要工作,特别是全县实施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程以来,始终坚持以“迁”为核心,以“建”为举措、以“联”为前提、以“转”为方式、以“宣”为手段,多措并举化解边牧纠纷,有效助力了平安边界创建工作,维护了社会大局持续和谐稳定。


实施生态搬迁 以“迁”为核心共建平安和谐边界


全面实施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程,协调各部门单位加大政策倾斜力度,鼓励沿山村实施整村搬迁,让沿山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将洪水镇山城村等部分高海拔地区农户迁出祁连山水源涵养区,从根本上改变山城村地处祁连山浅山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方式。逐步推进空置房屋拆除、宅基地复垦复绿和25度以上坡耕地还林还草工作,将与肃南县马蹄乡东城子村历年来存在争议的草场区域划为退耕还林还草禁牧区域,扩大祁连山生态保护和修复范围,更进一步减少人为干预和破坏,长久巩固提升祁连山和边界草场保护和修复成果,彻底消除民肃两县之间易引发边牧纠纷的各种因素,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有针对性地对搬迁群众进行劳动力技能培训,鼓励搬迁户外就近在园区企业务工,努力解决了搬迁群众的后顾之忧,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


完善工作机制 以“建”为举措化解各类边牧纠纷


建立完善边界维稳工作联席会议、边界维稳信息联络员制度和维稳情况通报制度等边界维稳工作机制,探索运行工作联动、矛盾联调、治安联防、乱点联治、犯罪联打、平安联创、活动联谊的“七联”工作机制,结合生态及地质灾害搬迁工作,与接壤毗邻县在涉边村积极开展联合执法检查,加大边界地区生产经营、生态环境保护、交通运输、森林草原防火、动植物检疫防疫、治安巡逻等方面的联合执法合作,及时坚决打击各类破坏边界基础设施、破坏边界生态环境,破坏群众合法资产的违法行为,公平、公正、稳妥解决各类边界矛盾纠纷,不断推动平安边界创建工作向纵深发展,切实提高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


加强交流协作 以“联”为前提建立睦邻友好关系


在沿山涉边村生态及地质灾害搬迁过程中,通过实地调研、座谈交流、签订协作协议等方式,进一步加强与毗邻县各级党政组织之间的沟通了解,统一思想认识,促进协作交流。教育、卫生部门积极主动为肃南县、祁连县学生就近上学、牧民就近就医提供便利和协作,部分肃南、祁连县群众迁至民乐县生活,形成了“跨界协作、联调互动、共保平安”的平安边界建设格局。不断推进乡村旅游与城市休闲有机对接,开展跨区域联创行动,通过涉边镇村共同开展赛马会、联谊走访等睦邻友好活动,增强了镇村干部群众之间的了解和信任,增进了边界地区的民族友谊。今年来,通过处理放牧纠纷,特别是与肃南县多次召开维稳联席会议、放牧纠纷协调化解推进会议、山城子村整村搬迁工作推进会议共18次,就进一步加强边界地区治理、推动搬迁工作、共同维护边界地区和谐稳定进行了深入座谈交流,达成了共识,有效维护了边界地区和谐稳定。


转变养殖模式 以“转”为方式缓解草场放牧压力


持续出台补贴政策,对县域内饲草种植大户落实饲草种植补贴。在动员沿山涉边村群众搬迁的同时,支持群众积极修建养殖暖棚,大力发展牲畜圈养及育肥产业,逐步改变“漫山牛羊”生产方式。在政府的引导下,由镇村两级负责,在不影响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选址建设集中养殖区域,逐步改变养殖户的生产经营方式,由散养变为集中圈养,从根本上解决边界纠纷问题。今年来,养殖模式的转变使得进山放牧的养殖大户和牲畜数量正在逐步减少,近1万头牛羊实现了集中圈养,县域边界地区草场放牧压力得到了缓解,民乐县与邻县牧民放牧冲突事件已经大大减少,民乐县边界地区汉藏两族牧民的生产生活环境步入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同时,探索引导沿山涉边镇村农牧民走“夏秋季节天然放牧+冬春季节舍饲养殖或异地放牧”相结合的现代畜牧业发展道路,以临近村租田借牧的方式推进草畜平衡,草原植被得到休养生息,农牧民实现增收致富,粪污秸秆得到有效利用,实现了发展生产与保护生态“双赢”目标。


积极宣传引导 以“宣”为手段教育群众依法维权


在沿山涉边镇村设置创建平安边界固定宣传阵地,采取张贴标语、悬挂横幅、发放宣传册等多种形式大力开展以“稳定、发展、共赢”为主题,以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政策、边界治理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为主要内容的宣传活动,制作固定宣传牌30余块,发放宣传资料5400多份,张贴宣传标语40多条。通过强化教育宣传,提升群众法治意识,引导和教育广大群众深刻认识妥善解决边界纠纷、维护社会稳定的重大意义,在尊重历史、尊重现实、尊重民族风俗习惯和遵守有关边界协议的基础上开展农牧业生产经营活动,调动边界群众参与平安边界创建、维护边界地区和谐稳定的积极性,共同打造“工作机制有效、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的平安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