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张掖长安网
发布时间:2019-04-09
阅读次数:
本网讯 每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向地面,你总能准时在张掖市临泽县蓼泉司法所门前看见一个中年男子忙碌的身影。打扫大院、照顾花草、洒水除尘,干练而忙碌。这就是蓼泉司法所干部梁顺旭,他充实而忙碌的一天便由此开始。
8点10分,和往常一样,梁顺旭就早早来到了办公室,打扫完办公室的卫生,便打开电脑进入甘肃省社区矫正信息管理平台,查看全镇13名社区服刑人员昨天晚上的活动轨迹,看看有无越界、关机停机等情况。这是他每天上班要做的第一件事。虽然只是一些琐碎的记录,可是它的作用却不小,比如通过记录,观察日常行动轨迹,可以判断出社区服刑人员的悔改表现是否良好,法律观念是否得到提升,如发现问题,可以及时采取行动,对他们开展行为劝阻和思想教育。
早上8点30分,放眼望去,集中教育学习室门口已经站满了社区服刑人员等候点验,梁顺旭匆忙整理好着装,拿着社区服刑人员签到表和学习资料向集中教育学习室跑去。每月的15日和30日是“社区矫正活动日”,3月30日,按规定今天蓼泉司法所管辖的13名社区矫正人员要参加集中教育和公益劳动。前一日的所务会,已经对今天的社区矫正工作进行了精心的安排布置,确保不出纰漏,安全顺利的完成工作。在学习前,梁顺旭领着社区服刑人员学习各项规章制度是每次集中教育必不可少的功课。随后,他按照学习计划,带领社区服刑人员学习了《道路交通安全法》等内容。学习完毕,13名社区矫正人员集中签订了无涉黑涉恶问题承若书。虽然这些社区矫正人员和他非亲非故,但每次学习完毕梁顺旭都像对待自己亲人一样询问他们的生活情况并再三叮嘱每位社区服刑人员要认真接受矫正,凡事需谨慎。
上午10时,当天有一名社区矫正人员期满,他安排好其他社区矫正人员自学《社区服刑人员教育读本》后,为这名矫正人员举行了解矫宣告仪式,工作人员严格按照解矫程序,整个过程庄严神圣,体现了社区矫正工作的严肃性和规范性。解矫仪式上,社矫人员认真总结了自己在社区矫正期间的各种表现和思想转变,并表明了解矫后努力的方向。希望其解矫后好好生活,切莫再违法犯罪,要做一名对自己、对家人、对社会负责任的人。最后,梁顺旭庄严地宣读了《解除社区矫正宣告书》,并为其发放了《解除社区矫正证明书》。
中午11时,他为社区矫正人员播放了社区矫正警示教育片。当看到一位社区矫正人员因违反社区规定被收监,在法庭和看守所的手铐和眼泪时,社区矫正人员表示受到了很大的触动,保证日后必定加强自我约束能力,牢记自己特殊身份,摒弃不良行为和恶习,严格遵守社区矫正相关规定,积极参加集中学习教育和社区服务等各项活动,严格遵守请、销假制度,努力把自己改造成知法、守法的好公民,争取早日回归社会。
中午12时,上午的集中教育圆满结束。他通知矫正人员下午14点自行到蓼泉村集合进行集体劳动。矫正人员散去,他却并没有去食堂吃饭,而是朝大门外走去。原来他是担心下午的劳动这些矫正人员没有趁手的工具,便到镇农机站借下午捡拾垃圾的编制袋及铁锹。“虽然他们都是社区矫正人员,但除了接受法律惩罚之外要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重新做人,他们其实也需要关爱和认可”,梁顺旭如是说。
13时50分,他就早早来到蓼泉村村委会,沿路查看了需要改造清理的垃圾点并快速将脑海里对垃圾点的清理方式和分组记在了笔记本上。
14点钟,他进行点名分组后强调:一要注意防火,近期防火形势严峻,任何人不得抽烟;二是注意安全,劳动的过程中要避免受伤;三是量力而行,劳逸结合;四是严禁敷衍、消极怠工。随后为社区矫正人员分发编织袋、铁锹等工具,便与社区矫正人员共同参与,沿蓼下路捡拾地膜、垃圾、清理杂草。本次垃圾清理、废旧地膜捡拾工作持续了四个小时。
18时05分,一天的社区矫正工作即将结束。梁顺旭回到办公室,开始整理矫正档案。
社区矫正工作亲身体会过,才知道司法所工作人员的艰辛。他们不仅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还要具备较高的法律素养,更重要的是要拥有:真心、爱心、贴心、耐心、细心、用心这“六心”。在基层还有很多像他们这样的司法行政人员,每天周而复始地做着本职工作,用行动教育改造好特殊人群,用专业法律知识服务帮助身边群众,从而维护社会稳定,谱写这座城市的和谐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