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张掖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着力加强矛盾纠纷源头预防、综合治理,全面深化五维共治,无死角起底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全力筑牢平安张掖建设和主动创安主动创稳基层防线。
深化网格日常排查,变“被动接诉”为“主动走访”。一是健全全科网格。坚持以网格化服务管理为抓手,科学划分全科网格1834个,按照“1+4+X+N”的人员力量配备模式,为每一个网格配备专职网格员1名,“三官一师”各1名,党员中心户和网格辅助力量若干,全面推行网格员+调解员+政法干警联动服务机制,筑牢了基层治理的坚实底板。二是明确网格职责。出台《张掖市网格员管理办法》,清单化明确网格基础信息采集、社情民意收集、安全隐患排查、矛盾纠纷化解、法律法规宣传、公共服务代办等任务事项7类21项和禁入事项10项,网格服务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精细化水平不断提升。三是深化常态排查。组织网格工作力量,加强网格日常巡查巡控,及时发现上报网格内各类矛盾纠纷、治安隐患、社情民意等网格事项,落实网格员首调责任,推动矛盾风险就地发现、就地处置。今年以来,网格员排查上报各类治安隐患6.5万件,矛盾纠纷2.2万件,化解2.19万件,化解率99.5%。
强化专项集中排查,变“事后处置”为“前端预防”。一是抓紧重要节点。紧盯岁末年初、农忙时节、旅游旺季等时节节点,针对婚恋家庭、土地水事、金融借贷、商事维权、交通事故等高发多发矛盾纠纷,组织相关行业部门力量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行动,推动矛盾纠纷前置排查、前端预防。二是抓实重点区域。针对矛盾纠纷、刑事案件治安案件、安全隐患、命案等治安突出问题多发的县区和乡镇街道,市县两级每年挂牌整治治安突出问题56个、治安问题突出的乡镇街道6个,全面推动矛盾风险排查化解责任落实,系统提升区域平安建设水平。三是抓住重点部位。针对农村地区、城乡接合部、旅游景区、医院等重点部位,深入分析矛盾纠纷周期性规律,组织公安、文旅、卫健、民政、妇联等行业部门力量,以及属地乡镇(街道)力量、网格员等,加强专项排查,联动调处化解,推动矛盾纠纷发现在早、高效处置。今年以来,围绕婚姻家庭领域开展专项集中排查整治,累计排查矛盾纠纷408件,攻坚化解383件,评估预警管控风险隐患26个。
创新大数据预警排查,变“被动响应”为“主动预警”。一是信息全量汇聚。依托智慧政法综合信息平台和平安甘肃信息化支撑管理平台,着力加强矛盾纠纷信息库建设,全面畅通网格员上报、综治中心受理、12345热线接单、诉调、警调、访调等矛盾纠纷信息渠道6个,全量汇聚各渠道矛盾纠纷信息79万条。二是风险动态预警。动态研判梳理重复警情1002起、重复发生矛盾纠纷1.3万件,落实“分级预警”“五函督办”机制,及时提醒各县区系统排查化解管控,实现矛盾风险有效预警预防、精准化解管控。三是纠纷专班调处。对重复警情和矛盾纠纷,由市委政法委牵头,组织公安、信访、司法、民政、卫健等行业主管部门和县乡基层组织,采用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包抓、“一问题一专班一方案”机制办法,提前介入、攻坚化解。
加强行业系统排查,变“各自为营”和“联动作战”。一是深化条线排查。围绕涉农、民生、经济、项目建设等重点领域,以及婚恋家庭、邻里关系、劳动争议、工资拖欠等易引发矛盾的问题,由行业部门组织力量全面深入排查,全市50个行业领域矛盾纠纷调解委员会全力调处化解,做到底数清、情况明、调解专。二是强化联动排查。对婚姻家庭、土地水事等成因复杂、高发多发、涉及部门较多的矛盾纠纷,组织妇联、民政、公安、司法行政、法院等部门力量,组团开展工作,深挖问题根源,联动排查化解。同时,针对行业领域重点高发矛盾纠纷,组织开展专项排查化解。三是优化专群排查。充分发挥行业部门专业力量掌握政策、熟悉法规和网格员、治安户长等群防群治力量深入群众、贴近群众的优势,强化专群结合、信息互通,常态化组团加强行业领域矛盾纠纷日常排查化解。
推行群众反馈排查,变“政府主导”为“群防群治”。一是建强民主议事平台。坚持民事民议、民事民管,建立健全“党建引领+平台建设+全科网格+社会组织”基层治理工作机制,着力规范完善村规民约,持续加大基层民主协商议事平台建设,创建形成“三团五治”“乡村夜话”“古城说事”“逢五议事”等工作品牌矩阵,成功创建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9个、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98个。二是畅通诉求表达通道。线下县乡两级综治中心现场受理来访群众诉求;线上,以“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和网络平台为主渠道,整合归并养老服务、司法援助等服务热线32个,畅通“金张掖快办”微信小程序、网上信访、“领导信箱”、信访“二维码”等线上渠道,全方位畅通群众诉求反映渠道。三是加强社情民意分析。建立运行“12345+网格”联动办理机制,对热线接报的矛盾纠纷类工单,直接派单至网格第一时间现场调处,今年以来共推送办理矛盾调解类工单3400件、满意度100%。健全完善“书记市长每季一题面对面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机制,针对高频突出问题,由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组织相关部门单位组建专班、包案解决。今年以来,累计推动解决基层医疗服务水平提升、夜市规范管理、电动自行车管理等问题3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