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甘州区法学会紧扣基层法治服务实际需求,以建强基层服务站点为抓手,通过跨领域扩充法律咨询专家库,推行“六诊”机制,创新“法律顾问+法律团队+志愿服务”协同模式,建立“派单、接单、验单、评单”工作流程,全力打造集咨询、调解、宣传、决策支持于一体的基层法治综合平台,夯实依法治理根基。
聚焦精准服务 筑牢平安法治根基
“以前办事要跑好几个部门,如今在‘家门口’就有法律咨询专家帮忙。”南街祁连社区居民张大妈感慨道。张大妈口中“家门口”的法律服务点,就是甘州区法学会南街街道基层服务站。
近年来,甘州区法学会扎实开展前期调研、摸底勘察与实地论证等工作,确定“以点带面、适度超前”的建设原则,以率先打造的区综治中心、党寨镇等5个法学会基层服务站为样板,指导剩余19个乡镇(街道)依托综治中心规范化运行,以融合嵌入模式建立基层服务站点,实现基层服务站点与综治中心协同发展。推行法律咨询专家“日常坐诊、预约就诊、个性巡诊、电话听诊、定点义诊、集体会诊”的“六诊服务”模式,通过专家定期值班、预约接待和巡回指导等方式,将专业法律服务融入综治工作全流程。在此基础上,甘州区法学会在公检法司、行政执法单位等多领域扩充法律咨询专家团队,挑选政治素养高、专业能力强、实践经验足的67名业务骨干组建了专家库,吸纳了13名金牌调解员加入,持续壮大法治服务力量。

聚焦精准服务 筑牢平安法治根基
金秋十月,本应是喜获丰收的时节,然而党寨镇的七户椒农却因收购价格、质量标准等问题将辣椒转卖,与某辣椒产业公司发生纠纷。甘州区法院西郊“种子法庭”法律咨询专家彭勋联合特邀调解力量,在仔细梳理案情脉络,厘清双方均有违约事实后,经过数轮调解,最终提出“农户返还企业前期投入的农资款,企业承担30%违约损失”的调解方案,并引导双方达成一致。在该案中,民事领域法律咨询专家协同调解员迅速介入,聚焦双方违约事项积极组织协商,短时间内实现矛盾实质化解。
今年以来,甘州区法学会通过推行“乡镇(街道)吹哨、专家报到”工作机制,整合法律咨询专家资源,结合“三官一师两员”进网格工作,法律咨询专家与一支支专业政法服务团队携手下沉一线,精准对接基层治理需求,有效化解矛盾纠纷、服务民生实事、护航企业发展,显著提升了基层社会治理的法治化、精细化水平。

聚焦精准服务 筑牢平安法治根基
甘州区法学会统筹法律咨询专家力量,深度参与访调、诉调、警调“三调联动”工作,精准介入信访案件调解与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以专业法治支撑筑牢基层稳定防线。各乡镇(街道)依托物业评议会等基层治理载体,定向邀请专家围绕企业关心的公司治理规范、合同风险防控、经营管理难题等重点热点问题开展“靶向会诊”,全面排查潜在法律风险,精准出具专业咨询意见,切实护航企业合法权益。

同时,以“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为抓手,组织专家深入开展送法上门、法治讲座等惠民服务。南街街道等乡镇(街道)组建由专家领衔的“巧嘴巴”“禁毒妈妈队”等10支特色普法服务队,聚焦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禁毒宣传、电信网络诈骗防范等群众关切领域,常态化开展法治宣传与指导服务。沙井镇专家创新普法形式,将党的理论政策与法律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顺口溜、打油诗130余段,累计走村入户宣讲80余场次,让法治宣传更接地气、更入民心,切实提升基层群众法治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