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张掖政法网,今天是 2025年09月01日 星期一
当前位置:首页 » 检察巡礼

张掖检察:小窗口托起大民生

来源:张掖检察 责任编辑:高睿蔓 发布时间:2025-08-20 阅读次数:
字号:A A    颜色:

在肃南县12309检察服务中心,绘着吉祥纹样的茶碗盛满温热的奶茶,接访检察官双手捧给来访的牧民:“咱们边喝边聊。”袅袅茶香中,一场因草场边界纠纷蓄积在来访群众心中的“石头”逐渐软化——这是张掖市检察机关“张检好枫景”品牌引领下的寻常一幕,更是“检察为民十件实事”落地生根的生动实践。

今年以来,张掖市检察机关以新时代“枫桥经验”为指引,打造“一核多元”控申工作体系,将六县区特色工作熔铸成检察为民办实事的温暖底色。

1.png

把窗口建成民情前哨

走进甘州区检察院12309检察服务中心,“党员示范岗”的红色标识格外醒目。这里已建成“信、访、网、电、视频”五位一体接访平台,法律援助律师常驻窗口。接访干警王旭的记事本上密布标记:“上周处理9件信访,5件当场解决,4件转入团队办理流程。”该院构建的“四级分类”办案模式,让群众诉求进入高速通道:简单信访接访人员“立马办”,复杂信访控申办案组“团队办”,疑难信访院领导包案“合力办”,特殊信访全院协调“暖心办”。去年以来,该院领导包案的14件“硬骨头案”全部实现事心双解。

在临泽县检察院,“高质效办案”的生命线意识已悄然融入血脉。一场针对500余件案件的“回头看”行动中,检察官豆萍发现一件涉法涉诉事项存在信访苗头,立即启动风险预警。通过调取原始卷宗、约谈当事人,短期内便促成和解。“办案不仅要解开法结,更要提前拆掉信访人心里的火药桶。”豆萍说。

让矛盾止步于萌芽时

高台县宣化镇法治网格员、检察官助理张常凯定期会到联系的村子“报到”。在田埂边听说有村民因耕地使用权纠纷酝酿上访,他当场联系乡镇干部核对相关信息,促成镇政府、村组和纠纷双方当事人进行现场协商,进一步明确了纠纷土地的使用权归属。“把办公室搬到乡亲们的屋檐下,火苗才能被及时地掐灭在冒烟时。”他晒得黝黑的脸上沁着汗珠。目前该院26名干警已覆盖全县25个村社网格,今年以来就地化解矛盾12起。

民乐县检察院则是将听证会开到了群众心坎上。今年初,在某村农业面源污染公益诉讼案件听证会现场,受邀的村民代表老李起身道:“地里的地膜到处飞,根子还是在我们村民,铺上用烂了就不管了,这不合适。”这一句朴实的发言,让行政部门持续推进问题整改的信心更足了。该院通过邀请“乡音听证员”,让80%的信访矛盾化解在听证环节。

为困境者点亮希望灯塔

在山丹县清泉镇残疾人托养中心老陈的床头柜上,摆着一份特殊的救助协议。被精神病患者袭击致伤,给他本就多舛的生活再次蒙上了一层阴云,加之加害方毫无赔偿能力,老陈连住院治疗的费用都无法解决。县检察院在办案中获知这一情况后,经调查核实,通过及时启动“司法救助+”机制,为其申请到3万元司法救助金,并同步联合民政、妇联、司法行政部门为其募集到1万元的社会救助金。“原以为活不下去了,是检察官拉着我爬出了‘深坑’。”老陈含着泪渐渐抚平了被自己攥皱了的衣角。

三年来,张掖市检察机关累计向77名困难群众发放司法救助金210.03万元,其中未成年人占比达31%。在办理留守儿童小杰受侵害案时,检察官不仅依法严惩犯罪,更多方联系教育、社区等部门将其转入寄宿学校,每月按期进行心理疏导。“司法救助从来都不是终点站,而是新生活的始发站。”张掖市检察院未检检察官助理张蕾说。

奶茶氤氲中的法理情

肃南县明花乡的安大叔至今还记得那碗奶茶的滋味。因工伤认定引发争议,安大叔在行政复议调解期间,为寻求更多帮助便走进了县检察院12309检察服务中心。接访检察官且身兼双语调解员的凯玥捧上了奶茶:“先喝碗热茶吧,草原儿女哪有解不开的结、过不去的坎?”经过详细了解案情和后续多次的现场走访,凯玥联合行政部门干部,组织用工企业负责人和安大叔召开了一场“四方畅谈奶茶会”,在针对案件争议点多角度进行利弊分析过程中,谈了法、说了理、讲了情。三碗茶喝罢,各方也达成了一致意见,安大叔拿到了补偿款、纠纷得以实质性化解。

肃南县检察院的“一碗奶茶调解室”年接待群众百余人次,化解率超90%。“法律条文是刚性的,但传递法治温度却需要柔性的智慧。”凯玥摩挲着茶碗上的八宝纹样,“就像这奶茶,把法律的养分融进生活的滋味里。”

如今,“张检好枫景”已从品牌升华为承诺。张掖市检察院控申部门干警韩洁珺原先写在工作笔记扉页上的“目标”已悄然变更——“努力让群众满意”之下,已用红笔添上了新句——“必须让群众安心”。随着一位来访者走进12309大厅,韩洁珺起身微笑着再次递上热茶,氤氲的热气中,司法为民的故事依然在续写.....(张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