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沃土万木兴,换得有凤远方来。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更是区域竞争的重要软实力。2025年以来,民乐县法院牢固树立“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以“解决商业纠纷”和“办理破产”两大指标为重点,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打好法治助企“组合拳”,为构建良好营商环境提供了强有力的司法服务保障。
多元化解涉企纠纷
推进县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入驻县综治中心,共同打造集“诉前指导、诉调对接、诉前调解、速裁快审”等功能于一体的“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认真贯彻落实县人大出台的《关于加强诉源治理工作的决定》,坚持能调不判,加大调解力度。推动与金融、工会、妇联、人社、工商联等部门建立的诉调对接机制落地见效。先行调解分流涉企等案件280件,调解成功266件,调解成功率95%。
优化涉企诉讼服务
充分发挥“一站式”建设成果,开设“涉企案件绿色通道”,跨域立案37件,网上立案348件,电子送达1834件,为企业提供方便快捷、数据同源的诉讼服务。根据案件情况,依法确定适用审理程序,实行简案快审,繁案精审,对于符合适用小额诉讼程序的应用全用,进一步缩短案件平均办理时间。推行表格化要素式民事起诉状、答辩状示范文本应用,满足企业多元司法需求。
深入推进破产改革
组建破产案件专业合议庭,积极争取破产专项基金,充分发挥《民乐县企业破产处置府院联动机制工作方案》,畅通联动机制,优化破产程序,依法履职尽责。树立“执破一体”意识,加大“执转破”力度,对移送程序、财产分配、纠纷处理等作出细化,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合力,变“单对一”为“多对一”,加快企业债权实现。对无法挽救和不具备重整条件的僵尸企业,依法及时出清;对可以挽救的困境企业,积极引导重整,帮助2家企业走出困境。
推进执行规范建设
深挖“1+3+N”联动执行机制工作潜力,运用好执源综合治理中心,通过“诉前保全+诉讼保全+判后答疑+执前督促+执前调解+后果警示”的模式,提高自动履行率。深入开展陇原风暴专项执行行动和集中执行、交叉执行、异地执行行动,加大执行攻坚力度,严格规范涉案财产处置程序,防止超标的、超数额、超时限查封、扣押、冻结涉案财物,最大限度降低因采取强制措施给涉案企业生产经营造成的影响,助力企业纾困解难。为企业解除失信9件次、企业法定代表人解除限高16人次。
强化审判监督管理
提前谋划、精心部署、周密安排,形成“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靠前抓、业务庭长具体抓、法官负第一责任、审管办全方位监督的“五位一体”管理体系,推进立审执一体化建设。充分发挥合议庭、专业法官会议、审判委员会作用,加强发改案件总结剖析,强化类案检索,统一裁判尺度。用好用足“法答网”“案例库”,全方位提升法官审判水平。压实院庭长监管职责,有效监管四类案件10件,阅核案件70件。
延伸司法服务触角
坚持开展“万名干警联万企”“房地产企业包抓联”活动,联系对接企业97家,走访调研291次,引导企业依法依规经营。挂牌成立园区法企赋能服务站和法庭巡回审判点,站内建立“快速响应+协同联动+跟踪回访”工作机制,开展常态化“上门问诊”服务,帮助企业提升预防化解风险能力,做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开展“法润田园、护航民生、助力春耕”专项活动,妥善化解春耕时节涉农纠纷,以司法之力守护乡村沃土。
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下一步,民乐县法院将以更高站位、更实作风、更硬举措不断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注入法治动能,蓄足法治“活水”,依法平等保护各类经营主体和企业家合法权益,让法治成为营商环境最鲜明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