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山丹县人民法院践行“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充分发挥诉前保全在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中的重要职能作用,在涉企纠纷中通过对涉案财产采取保全措施,为后续的审判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25年,共受理保全案件320件,其中涉企案件130件,占比40.63%,通过高效保全措施成功冻结、划扣资金500余万元,有效化解了企业资金周转难题。
智慧赋能,异地办理“零距离”
全面推广“人民法院保全系统”,打造“全流程线上”“智能化辅助”新模式。当事人可通过手机或电脑端登录系统,在线上即可完成提交申请、上传材料、缴纳费用等操作,法官可直接在线审核并即时反馈,真正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系统上线以来,线上办理率达95.6%,平均办理时长缩短至1.8天。
一站服务,企业维权“少跑腿”
在诉讼服务大厅设立“保全担保专窗”,引入担保公司驻点办公,由专业的法律顾问和金融专员为企业提供保函出具、风险评估等多项定制服务,为企业提供最优担保方案,实现企业担保事项“一站式”办理。2025年,已为13家企业精准提供担保服务,涉及标的额970万余元,企业满意度达99%。
提速增效,跑出保全“新速度”
全面推行“当场”立案模式,保全立案工作人员对材料齐全的申请实行“当场审核、当场受理、当场缴费”,在要素式示范文本的加持下,立案平均耗时压缩至15分钟。建立优先相应工作机制,对涉企、涉民生案件实行优先审查、快速裁定,确保48小时内完成财产查控。2025年,保全案件最短办理时间为3小时。
下一步,山丹法院将持续以保全制度为抓手,织密财产权益“防护网”,通过典型案例释法、企业走访宣讲等方式,提升市场主体对保全制度的认知度和应用率,推动纠纷源头化解,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注入更强司法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