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郑岳邦 王治斌
在长期的医疗纠纷调处实践中,张掖市始终站在维护全市社会大局稳定、建设幸福美好新张掖和维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促进平安张掖、健康张掖建设高度,主动创稳,积极作为,总结运用“六六工作法”,成功化解大量医疗纠纷。2014-2023年10年间,共审核受理医疗纠纷报案806起,调解结案711起,结案率88.21%。其中死亡案件120起,占报案总数的13.84%;具有重大社会影响59起,占报案总数的6.81%;转至司法诉讼案件66起,占报案总数的7.61%。
由于生命健康的重要性、生命科学的复杂性、诊疗行为的专业性、医疗风险的不确定性以及医患关系的敏感性,决定了医疗纠纷存在的长期性、情况的复杂性、调解的艰巨性。作为医疗纠纷调解工作者,面对大量错综复杂的医患纠纷,在思想认识上力求做到“六要”:一要用之以心。医疗纠纷小到头疼脑热,大到人命关天,情况千差万别。随着公民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医疗纠纷频发多发成为必然趋势,且具有持续性、长期性、复杂性。医疗纠纷调解的根本宗旨就是服务群众,为患方排忧解难,维护患者合法权益;服务大局,为医方分忧解愁,维护正常医疗秩序。这就要求调解工作者,要坚守初心,不忘为民之心,牢记职责使命;要确立忠心,忠于人民群众,忠于调解事业;要坚定信心,保持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的坚韧与勇气;要怀揣热心,热爱调解事业,热心为民服务。二要待之以诚。调解工作的对象是人。待人之道,以诚为要。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调解员在具体工作中,要坚持零距离接访、心贴心服务,努力做到接访“八个一”、服务“五个心”。即来访问一声好、进门让一个座、坐下倒一杯茶、谈话交一片心、程序交一个底、资料交一个单、报案跑一个趟、出门有一个送;热心接待、细心倾听、耐心解答、真心解难、暖心服务,用春风化雨的“心性情”,构筑维护稳定的“防火墙”。三要动之以情。医患纠纷大多数患方当事人,身体被病痛折磨、经济被费用困扰、心理被情绪左右、后果要自己面对。调解员一定要找准切入点,从患方的角度观察和思考问题,调解前认真查阅资料、全面了解案情、分析纠纷原因、弄清具体诉求,将自己置身事内,将心比心、设身处地、用心感受、情景再现,准确掌握患方心理动态,着眼于打开心结、安抚其稳定情绪、引导其理顺心情、帮助其调整心态,为后续调解工作奠定良好思想基础。四要晓之以理。事不说不清,理不辨不明。医疗纠纷调解中的“理”,要着重把握——事理、情理、医理、法理。“事理”就是以事说理、就事论事,既不夸大事实、放大事态,也不轻描淡写、文过饰非。“情理”就是情景再现、客观还原医患纠纷发生的真实情况,由情入理、引导医患双方正确看待医疗风险发生的偶然性、必然性。“医理”就是紧紧围绕第三方专家咨询意见,特别是引导患方从专业角度正确认识诊疗动机、行为、后果,纠正简单用商品交换原则照搬照套医疗过程的片面认识。“法理”就是充分运用国家法律法规、政策规定,最终把医患双方引导到法治思维、法治轨道、法律框架内来,事理情理医理与法理结合,小道理服从大道理。五要衡之以法。医疗纠纷调解在弄清事实的基础上,最终落脚点要以法律为准绳,依法解决矛盾纠纷,做好“四定”。依法定性,确定是否属于医疗行为、医疗行为是否造成损害后果?依法定责,确定医疗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有多大关系?明确责任度。依法定损,确定因损害发生而造成的损失、支付的费用、后续支出、抚养费等实际损失。依法定赔,根据现行法律法规、赔偿标准、责任程度确定赔偿金额,力求做到公平公正、利益平衡、双方接受,达到案结事了人和之目的。六要操之以廉。廉洁操守是医疗纠纷调解员的职业底线,是医疗纠纷调解的公平保障,也是彰显法治公正的安全护栏。一般而言,医疗纠纷均由患方提起,诉求也是由患方提出。某些患方当事人为了追求诉求最高化、利益最大化,有时会在规矩、框架之外千方百计、想方设法接近调解员,以求达到目的。调解员一定要与医患双方特别是有此类动机的患方,保持思想上的高度清醒和接触上的安全距离,坚决杜绝为调不廉、以案谋私、以调牟利,坚决做到不接不送、不吃不喝、不收不要,树立廉洁公正的调解形象。
在具体案件调处工作中,张掖市医调委努力做到“六办理”:一是突发重大纠纷现场办理。无论白天黑夜、风霜雨雪、平日假日,始终处于战备状态,接到突发重大纠纷报案即刻奔赴现场,安抚患方情绪,讲解相关法律,告知调解程序,控制事态发展。如2023年3月11日(星期六),快速处置×中医院患者刘××(女,48岁)在市级×医院后续治疗期间情绪失控、扬言跳楼突发情况。二是患者死亡纠纷加急办理。凡患者死亡纠纷第一时间启动应急调处机制,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及时说服患者家属将死者遗体移出院内,将院内纠纷引到院外,保障正常医疗秩序。同时,加急收集相关资料、加急提请专家评鉴,加急进行调解处理。如甘州区郭××诊所张××(男,45岁)死亡纠纷,面对家属以头撞车、抱腿不放、躺地哭闹、摆放花圈、高额索赔等复杂局面,调解员废寝忘食、连夜奋战,最终于受案第三天凌晨1点结案。三是重点疑难纠纷想法办理。患者李×(男,21岁)因高坠高位截瘫死亡后与市级×医院发生纠纷,虽然专家评定医方无责,但患者父亲(特种兵退伍)思想偏执,扬言报复杀医,经常发威胁信息、跟踪医务人员,并威胁调解员。调解员不惧危险,通过当面、电话、微信、其亲戚长时间反复与其沟通,购买牛奶、八宝粥乘公共交通到其家中看望沟通,千言万语破解思想疙瘩。同时,先后与市卫生健康委、红十字会、民政局、慈善协会、退役军人事务局、涉事医院、患者所在镇党委政府多方汇报协调,千方百计解决其实际困难,消除了潜在隐患,控制了社会风险。四是患者不便纠纷上门办理。患者任××(男,36岁)死亡正值去年春节,调解员初七凌晨7点冒着严寒、踏着积雪乘坐公共交通赶赴涉事医院所在县,协调县卫生健康局、市县卫生健康综合监督执法局、涉事医院,与患者家属多方沟通协调,返回已是深夜。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很多。五是患者投诉纠纷及时办理。常年保持投诉报案电话24小时(下班转移呼叫)接听,调解人员手机24小时开机,坚持做到有报必接、有访必到、有案必立、有求必应。六是历年积压纠纷回头办理。2023年清理办理历年积案33件。2024年前5个月,清理办理历年积案35件。
“六六工作法”的实际运用,取得了明显效果,解决了纠纷,彰显了公平,赢得了民心,维护了稳定。2022年以来,医疗纠纷当事人和患者家属无一起围堵市级党政机关、无一起聚众群体上访、无一起造成重大社会影响。案件当事人和来访人员满意率分别达到97.8%和98.6%,医患双方送来锦旗6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