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张掖政法网,今天是 2025年03月17日 星期一

甘州区法院:以“如我在诉”之心诠释司法为民之义

来源:甘州区法院 责任编辑:高睿蔓 发布时间:2023-12-14 阅读次数:
字号:A A    颜色:

近年来,甘州区法院坚持把“一站式”工作作为推进诉源治理、融入基层社会治理的有力抓手,充分发挥“一站式”工作服务人民群众、服务审判执行、服务社会治理作用,通过健全机制、提高服务、丰富载体等方式,推动一站式多元解纷工作效能进一步提升,一体化诉讼服务格局进一步巩固,信息化应用进一步拓展。全力打造以“源头预防为先、非诉机制挺前、法院裁判判终局”为核心的诉源治理工作机制,从源头上减少诉讼增量,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和满意度。

科学构建诉服管理体系

制定完善《诉讼服务中心管理办法》、《人民调解协议司法确认程序的实施细则》、《审前调解操作规程》、《跨域立案工作服务规范》、《网上立案工作规则》等流程制度,确保导诉分流、诉调对接、诉前调解、司法确认、跨域立案、网上立案等各方面工作更加规范有序。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等活动,制定“我为群众办实事”清单、“半小时办结”清单、“关于为企业提供便捷诉讼服务的人12条措施”等,以务实高效的做法践行人民群众的事立即办、马上办。

持续完善便民服务方式

在立案大厅设置便民书写区,为当事人提供桌椅、笔、纸等,方便当事人书写材料;设置自助服务区,可供当事人自助立案、自助阅卷、自助查询、自助取款、诉状生成、风险评估、打印复印;配备沙发、饮水机、水杯等物品,为当事人提供适宜的等候和休息环境。畅通现场立案、自助立案、网上立案和跨域立案服务等立体化诉讼渠道;为残疾人、行动不便老年人、退役军人等特殊群体提供绿色服务窗口,切实提升人民群众对诉讼服务的体验感和满意度,将司法为民、司法便民、司法利民落地落实落细,设置评价器和评价二维码,真正把评判诉讼服务质效的“表决器”交到群众手中。

不断延伸基层诉服触角

打通诉讼便民利企“最后一公里”,甘州区法院6家基层法庭已全部建成“一站式”诉讼服务站,均具备了登记立案、跨域立案、分调裁审、司法确认、财产保全、交费送达等11项功能,配备自助立案、网上立案、诉状生成、案件信息查询等自助设备和各类自助便民设施,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一站式诉讼服务,成为贴近群众、司法便民的“袖珍版”诉讼服务中心。深度融入基层社会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以法治乡村建设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科技赋能智慧诉服建设

开启“指尖诉讼”模式,全面开通网上立案、跨域立案、微信立案等线上通道,畅通12368热线、执行热线电话,为群众提供跨区域远程立案、案件信息查询、诉讼引导等诉讼服务,实现案件“当场立、自助立、网上立、就近立”,真正做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依托人民法院调解平台,进行诉前、诉中网上调解,实现网上诉调对接,当事人利用电脑或手机通过网络即可在调解人员的组织下进行在线调解、制作调解协议和在线司法确认。推动远程服务,大力推行互联网法庭、“指间诉讼、掌上办案”等庭审模式,深化智慧法院建设,不断强化信息化建设与办案、办公深度融合,依托审判辅助中心和智审系统实现全流程无纸化办案,进一步优化流程、提高效率。

主动融入社会治理体系

结合三抓三促、主动创稳、万名干警联万企等行动,落实三官一师进网格、1+4+6等工作机制,实现“一村一法官”全覆盖,全院干警深入辖区乡镇村社和企业开展法治体检、普法宣传等活动219场次,排查化解矛盾纠纷352件。对15家信用较好、暂时陷入经营困难的被执行人慎适用信用惩戒措施。妥善办理破产清算案件5件,实现僵尸企业退市与引进企业接续经营“无缝衔接”。针对金融监管、招投标、市场监管等领域社会治理存在的短板问题发出司法建议18份,预防纠纷发生。每季度向辖区乡镇街道编印《涉诉情况通报》《婚姻家事案件通报》,引导基层组织发挥好预防矛盾纠纷的第一道防线作用。

强化诉源治理工作质效

主动融入区委政法委牵头实施的“中心吹哨、部门报到”机制,牵头成立金融、工会、妇联、商会、知识产权等行业调解组织,构建“法院+N”诉源治理格局,共同采取源头治理举措,筑牢重点行业领域矛盾风险化解“防火墙”。深度运用智慧法院建设成果,开展人民法院调解平台“进乡镇、进社区、进网格”工作,横向对接全区272家人民调解组织以及19家行业调解组织,纵向下沉街道乡镇和社区,选聘15名特邀调解员到本院诉讼服务中心和基层法庭工作,配备12套音视频调解设备,推行网上调解、网上确认等便民司法服务,确定诉调对接专员一名,专门负责案件分流、督办、数据统计、调转立等工作,将速裁团队入驻综治中心,对调转立的案件当即开庭、迅速裁判,真正实现诉调对接无缝化。仅11月就向综治中心诉前分流案件1166件,结案519件,调解成功377件,调成数比上月增加235件,同比上升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