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民乐县统筹整合治理资源、不断夯实基层基础、强力推进主动创稳,谋细抓实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坚持服务保障群众、畅通诉求表达、排查化解矛盾“三条线”协同发力,真正做到矛盾发现得了、控制得住、解决得好,为建设高水平、高质量、高层次的平安民乐、法治民乐提供了坚强保障。
服务保障群众,便民利民更可持续。全面加强县镇村三级综治中心阵地建设、力量配置、机制完善、实战运行,完善接待群众、法律援助、综合协调、矛盾调处、监控研判、警示教育、心理咨询等服务保障群众功能需要,有效破解基层社会治理资源分割、力量分散、载体分化的难题。推动“三官一师”157人开展进网格活动,协同448名网格员开展社情民意收集、风险隐患排查、矛盾纠纷化解、公共法律援助、便民事项代办等工作。探索创新“街乡共治”社会治理模式,坚持“大党委引领、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一键式响应”的基层治理新机制,新建民乐工业园区综治(街乡共治)中心,选聘165名楼栋长,常态化开展搬迁群众便民服务及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变“群众来办”为“全程帮办”,变“多头跑办”为“一站办理”。健全党建引领下的“社区组织+红色物业+业主委员会”协调议事机制,把党旗插在小区楼院、把服务送到居民门口,更好满足群众多层次、差异化、个性化的需求。
畅通诉求表达,公平正义更有保障。坚持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健全完善“接诉即办”+县党政主要领导“每月一题”面对面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机制,坚持答复群众问题一次到位,切实将群众反映的“问题清单”变为“幸福账单”。全面推行“一门式全天候”居民诉求响应机制,大力推行“点单式”“精准化”服务,完善“点单、派单、接单、评单”工作模式,实现群众诉求“一揽子”受理、“一站式”化解。践行司法为民理念,建立诉调对接阵地,让群众遇事有个说法的地方,最大限度实现案结事了人和。坚持把12345政务服务热线作为社会稳定的源头,每月对投诉类、求助类、建议类、举报类信息进行分类处理、精准派单、首办负责、限时办结,至目前,共受理群众诉求4055件,其中直接答复1248件,平台交办2807件,响应率达100%,按期办结率达100%,回访满意率达98.69%。
排查化解矛盾,基层治理更加稳固。坚持把情报信息作为主动创稳的“眼睛”,健全完善情报信息发现、核查、研判、预警、防范、处置“六位一体”工作机制,开展重点矛盾纠纷化解研判会议32场次,形成了日报告232期、周专报32期、月分析研判报告10期。组织机关干部、政法干警、网格力量等进村到企、上门入户,通过集中排查、日常排查、滚动排查相结合,对婚姻家庭、邻里关系、土地流转、道路交通、政策落实等矛盾纠纷和涉稳隐患进行“地毯式”清查。健全完善“中心吹哨,部门报到”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机制,以常驻、轮驻、随叫随驻方式选派四支调解队伍进驻县矛调中心参与矛盾纠纷调处。充分发挥全县197家人民调解委员会作用,加强与基层站所协调联动,及时高效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全力推动诉调、警调、访调有效衔接,节约司法资源,减轻群众诉累。全面推行“一看、二听、三问、四理、五析”工作法,通过细致观察、耐心询问、认真倾听、详细记录、严谨查证、综合分析、理性调解,切实将调解工作做细做实,力求达到“排查一个、调解一个、调和一片”的效果。至目前,全县共排查矛盾纠纷6260件,调处化解5372件,化解率达8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