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张掖政法网,今天是 2025年08月25日 星期一
当前位置:首页 » 法治建设

检爱同行 “点”亮未来

来源:张掖检察 责任编辑:高睿蔓 发布时间:2023-06-07 阅读次数:
字号:A A    颜色:

保护好未成年人,是在做“守心”的工作,“守”的不仅是亿万家庭的幸福生活,更是红色江山根基永固、党和人民事业薪火相传。近年来,张掖市检察机关认真发挥未成年人法律监督职能,坚持综合履职和能动司法相结合,以检察监督促进“六大保护”融通发力,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积极融入市委工作“热点”


发挥调查研究和参谋助手作用,认真分析研判未成年人犯罪情况,形成专题调研报告呈报市委政法委,2023年4月,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纳入市委书记、市长“每月一题”,推动构建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心理健康教育、罪错行为矫治、教育资源共享、法治宣传教育、娱乐场所监管六大协调机制,市检察院提出“开展预防治理未成年人犯罪专项行动”和建立“专门学校”等建议被采纳并得到实质化落实,未成年人全面综合保护工作驶入“快车道”。


精准履行司法保护的“要点”


发挥审查批捕起诉职能,依法严厉打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原则和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有效惩戒和精准帮教罪错未成年人,做到宽容不纵容,关爱不溺爱,批捕未成年人犯罪29人,不批捕40人,不捕率56% 。起诉未成年人犯罪28人,不起诉12人,附条件不起诉41人,不起诉率56.3%。充分发挥未成年人刑事、民事、行政及公益诉讼检察监督职能,推动实现未成年人法律监督的最大治理价值。大力创建全国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社会支持体系示范单位,建立“小燕子”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团队,设计推广未成年人检察标志和微信小程序,密切检政、检社、检校合作,推动形成关爱保护未成年人合力。


精心治愈家庭教育的“痛点”


针对未成年人的父母不履行或不认真履行监护职责,导致未成年人犯罪或遭到侵害的情况,发出督促监护令48份,其中向被害人的监护人发出17份,多角度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引导监护人树立科学教育观念。联合市妇联印发了《关于建立和健全保护妇女儿童权益工作合作机制的实施意见》,建立未成年人被侵害线索排查反馈机制和“检家”联动机制,委托或会同妇联组织对未成年人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开展家庭教育指导,督促其切实履行监管保护职责,防范监护侵害案件的发生。


持之以恒打造学校保护的“亮点”


持续监督落实最高检“一号检察建议”,不断完善防范机制,推动落实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和校园教职员工入职查询制度,对两起未履行强制报告义务的教职员工移送纪委监委处理,累计查询犯罪记录1.8万人次。常态化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全市40名检察长和员额检察官担任法治副校长,深入宣传贯彻《反有组织犯罪法》,通过线上线下法治讲座、法治视频帮助未成年人学法懂法,增强自我保护能力,推动完善校园防欺凌、防性侵、防诈骗预警机制。


监督整治社会保护的“乱点”


针对宾馆违规接纳未成年人入住导致性侵案件多发的情况,向有关单位发出检察建议,要求开展专项检查,督促旅馆从业人员落实宾馆住宿“五必查”规定,发现未成年人遭受或疑似遭受侵害的督促落实强制报告制度。走访发现部分学校周边200米内存在违规向未成年人销售烟草的行为,依法向负有监管职责的部门发出诉前检察建议,相关部门对涉案违法经营者进行查处,邀请检察机关监督执法,有效整治了校园周边社会环境和法治环境。


协同治理网络保护的“盲点”


针对未成年人沉迷网络、受到不良信息侵蚀甚至遭受侵害等涉及未成年人公共利益的普遍性问题,通过检察建议、支持起诉、情况通报等多种形式推动网络平台、社会、政府等多方协同、齐抓共管,促进相关问题解决。审查办理2起未成年人网络打赏案件,支持起诉后帮助追回损失7万元,其中1件入选全省未成年人综合司法保护典型案例。同时督促涉案企业制定完善用户实名认证、从业人员准入标准和行为规范等技术标准,推动了未成年人网络保护。


助力解决政府保护的“弱点”


依法保障未成年人“出行安全”,针对某乡镇存在未成年人驾驶电动车等交通违法现象,启动公益诉讼调查程序,督促消除未成年人违规驾驶机动车的风险隐患。针对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和困境未成年人,及时介入调查,通过发出检察建议、支持起诉等方式,为其变更监护权,或建议国家担负监护责任。对于办案中发现的困境未成年人,及时启动司法救助,为其提供经济救助、心理疏导和就学就业,去年以来,共向6名未成年人发放司法救助金23万余元,13名涉罪未成年人在帮教后考入大学或职业院校,有效帮助未成年人脱离贫困,走向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