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张掖市民乐县委政法委坚持把网格化管理作为推进乡村治理创新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夯实网格治理根基,健全网格体系,提升管理服务内涵,持续推动乡村治理工作提质增效。
健全网格管理体系,夯实基层治理根基。在现有的行政区划框架下,根据辖区面积、地理位置、人口规模、生活习俗、服务管理事项等要素,整合基层治理、基层党建、便民服务等多重功能,在基层治理等实践实战的基础上,对原先编码的1422个网格重新进行优化重组,科学划分网格448个,其中农村专职网格190个,为每个网格配备一名专职网格员,做到网格设置、网格员配备、工作职责相统一。打造数字网格,依托综治指挥调度平台,将现成的网格化服务管理平台、综治信息平台、“雪亮工程”综治分平台和“陇情e通”APP整合在综治中心平台上,由专职网格员及时利用终端手机将邻里纠纷、安全隐患等民生服务事项快速传输到信息平台。
强化网格员队伍管理,激活基层治理活力。为每个网格配备“三官一师”辅助力量,协助网格员大力开展普法宣传活动,深入网格向群众详细讲解网络诈骗、合同纠纷、婚姻继承等热点法律问题,提高群众法治水平,引导群众理性表达诉求,依法维护权益,在全社会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浓厚氛围。密切关注各类不稳定的因素苗头,收集上报涉及社会稳定的各类信息,及时发现消除风险隐患,防范化解风险,严防发生安全事故。依托“陇情e通”APP,排查掌握辖区内重点人员和特殊人群,实时掌握人群动态,并会同职能部门开展常态化走访,推动各类风险隐患发现在早、预防在先、处置在小,聚合各方面力量资源参与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做到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民转刑、刑转命案件,消除不稳定、不安定因素,提升居民群众的安全感。
创新网格管理应用,重塑乡村治理格局。整合服务资源到基层,通过网格化管理,把网格服务触角延伸到居民群众家中,让群众感受到了社会进步的福惠,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在网格化管理与服务中得到解决,破解社会治理中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难题。搭建群众“指尖”生活圈,为满足群众所需,全县网格化服务平台共为群众提供了村(社区)党建、服务、治安、校园周边安全等30多项民生服务事项,让网格化服务功能多样化,真正把政府服务与群众需求缩短为“指尖上的距离”。今年以来,全县网格员共采集上报社情民意信息1894条,办结1880条,办结率99%。排查各类风险隐患236件,排查化解矛盾纠纷114件,开展为民办实事1526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