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张掖政法网,今天是 2025年07月04日 星期五
当前位置:首页 » 县区动态

民乐县织密基层社会治理“三张网” 聚力实现为民服务“零距离”

来源:张掖政法 责任编辑:高睿蔓 发布时间:2023-02-24 阅读次数:
字号:A A    颜色:

近年来,张掖市民乐县紧紧围绕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总目标,深入推进“全科网格”建设,深化网格化服务管理,用心织密基层社会治理责任网、防护网和保障网,延伸社会治理末梢神经,构建起“全域覆盖 一网通管”基层社会治理新体系。


织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责任网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要求和中央、省委、市委政法工作会议精神,迅速召开贯彻落实《甘肃省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办法(试行)》协调推进暨专题培训会议,安排部署网格化服务管理规范化建设相关工作,开启了民乐县创新基层治理新模式。县委政法委切实履行监督职能,结合每季度开展的督查调研工作,全程监督全县“全科网格”建设、网格化服务管理规范化运行等情况,对“全科网格”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提出建设性意见建议。各镇、社区发挥好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将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社会治理工作体系,统筹谋划部署,因地制宜开展“全科网格”探索实践,通过组织“亮旗”、党员“亮像”、网格“亮责”、物业“亮牌”等“社区吹哨,党员报到”活动,充分发挥党组织协调各方作用,推动共驻单位互联共建,资源共享,协助解决社区治理难题,努力实现基层党建与网格化服务管理的深入融合。制定下发《贯彻落实<甘肃省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办法(试行)>的通知》《贯彻落实<甘肃省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办法(试行)>的推进实施计划》,对网格运行及网格员管理全流程进行规范,确保实现网格划分标准化、网格员配备专职化、经费保障常态化、网格事项清单化、日常管理规范化、教育培训专业化、考核奖惩一体化,努力打造一支素质优良、精于服务、作风过硬的全要素网格员队伍。


织密“一线治理、全域联动”防护网


充分结合县情实际,按照“1+N+X”的模式(“1”即“一长一格”、“N”即“多员一格”、“X”即“社会力量”)推进“全科网格”建设,科学划分网格,完善村党支部、村党小组、社区党支部建在网格上的党建网络和服务体系,从村(社区)居民小组长、老党员、老干部、民警、基层人民调解员等人员中选聘符合条件的人员确定为网格员,实现“人、地、事、物、情、组织”全覆盖。同时,深入开展“三官一师”(法官、检察官、警官、律师)进网格,通过矛盾联调、治安联防、工作联动、平安联创、问题联解、服务联做的“六联工作法”,配合网格员定期组织开展网格活动,收集社情民意,掌握苗头隐患,做到矛盾纠纷及时预警、及时研判、及时化解,助力基层平安创建,全力当好阵地“守门员”、党建“联络员”、政策“宣传员”、民情“收集员”、群众“服务员”。


织密“智慧引领、支持有力”保障网


依托县镇村三级综治中心,构建起“综治中心+网格化+信息化”实战体系,为网格员配备手持终端1335部,督促网格员坚持每日一次基本巡查走访、每周一次重点人群、重点地区排查走访、每月一次全面排查走访,一旦发现风险隐患、矛盾纠纷问题线索,及时向各级平台反映上报,确保防范在先、发现在早、处置在小。2022年以来,网格员共上报社情民意信息7446条,办结7373条,办结率99%。全县刑事案件与去年同比起数下降2.3%,“两抢一盗”案件同比起数下降36.8%,破案率上升48.3%,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明显提升。对全县“雪亮工程”监控摄像头进行资源整合和科学布局,加强对镇村重要道路卡口、人员易集聚区等重要公共场所的24小时视频巡查,将智能安防与传统人防、物防有机结合,把治安防范“触角”延伸至每个角落,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提档升级。目前,共计架设各类高清数码摄像机4872路。安装300多个智能“红色小广播”,让政策宣传打破空间、地域限制,通过智能化的管理系统,缩短了党委政府和群众的“最后一米”,实现了“党的声音进万家”,形成了空中有喇叭、地上有监控、手上有手机的智能化立体化治理模式,极大提升了乡村治理信息化、智能化、精细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