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张掖市山丹县检察院立足县域经济特色,充分发挥检察机关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主力军作用,通过“三举措”提质增效补齐短板,促进企业健康发展,推动市场行稳致远,切实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强化办案力度 当好法治营商环境“护航者”
依托12309检察服务中心,建立民营企业法律服务“绿色通道”和涉企案件优先办理机制,真正做到案件“当日来、当日转、当日送”。紧扣“案-件比”,清理涉企“挂案”,监督纠正不应当立案而立案6件,应当立案而不立案2件,制发督促办通知书1份,督促久侦不结涉企案件1件,提出再审检察建议2件,妥善办理涉民营企业信访案件1件,帮助涉案民营企业及时摆脱诉累,让涉营商案件进入“快车道”。严格贯彻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在办理涉企案件中,对符合不捕、不诉的轻微犯罪的企业实际控制人、经营管理人、关键技术人员等“四类人员”,依法不捕14人、不诉39人,将办案对企业的负面影响降到最小,让企业放心投资、安心发展。
提升保障精度 当好法治营商环境“支持者”
结合“三进三问三查”活动,开展领导干部集中走访企业活动,走访企业40余次,提供法律咨询服务20余次,解决司法诉求3条。成立知识产权办公室,组建服务种业发展咨询团队,聘任县农业农村局、市场监管局等单位6名专业人员为首批特邀检察官助理,有效提升了检察办案专业化水平。针对寄递行业落实“三个百分百”制度不到位等问题,制发检察建议20余份,督促加强行业监管,维护和保障企业合法权益。积极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开展法律宣传20余场次、编发宣传信息40余篇,营造了浓厚的法治氛围。
拓宽服务广度 当好法治营商环境“引导者”
充分利用“检察一体化”优势,与中国人民银行山丹支行签订《打击治理洗钱违法犯罪合作协议》,加强打击治理洗钱违法犯罪力度,全力防范和化解金融领域风险。办理洗钱类审查批捕案件1件14人,公诉案件4件55人。完善“涉种”行政监督,支持“涉种”民事起诉,通过“涉种”公益诉讼的方式支持种业发展,对农业农村部门处理的3起涉假种子案件全部进行监督排查,对公安机关正在侦查的1起涉嫌销售伪劣种子罪案件制发督办通知书1份,并主动提前介入开展引导侦察工作,对2件涉种企业民事执行案件积极督促跟进。加强与县市场监管局、农业农村局、商务局、交通运输局等部门的协作配合,开展联合执法检查2次,走访企业30余家,召集座谈会、联席会议3场次,确保形成监管执法合力,创造良好法治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