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市甘州区司法局积极探索新时代普法宣传工作,以提升群众法律意识和法治素养为目标,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着力推动普法依法治理与新时代文明实践融合发展,推动法治宣传教育、法治文化传播、基层依法治理全覆盖,让法治宣传教育接地气入民心,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贡献普法力量。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夯实基层治理基础。坚持把政治引领、健全组织、建强队伍作为提升司法行政工作服务水平的根本任务,以推进党支部标准化建设为抓手,党员干部积极发挥普法“播种机”作用,拓宽覆盖面,使学法用法普法成为常态,形成长效机制。将普法宣传贯穿于人民调解、行政执法、法律服务等业务工作各环节全过程,使普法宣传与业务工作同步提档升级。实行积分管理,把工作任务分解到每个党员,做为党员考核评价指标,有效提升党员干部法律素养,激发普法宣传教育工作活力;将司法所工作人员业务学习培训纳入年度培训计划,培训率达到100%,切实提升司法所工作人员政治素质和履职能力,着力打造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的司法行政队伍;全力推进基层司法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司法所阵地业务用房面积显著增加,功能布局更加合理,人民调解室、心理咨询室、社区矫正对象宣告室、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等功能室布局得到进一步改善。特别是司法所外观标识的统一,进一步提高了基层司法所的识别度,方便群众办事、便于群众监督,塑造了基层司法行政机关新形象。
打造法治文化阵地,拓宽为民服务途径。围绕“一屏四城五区”目标,结合争创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区和乡村建设示范区,因地制宜打造各具特色,百花齐放的法治文化公园、法治文化广场、法治文化街区、法治长廊、法治书屋等阵地,使普法宣传教育活动能在多个场所同时开展,让群众及时了解法治新动态、新要求,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法治文化的熏陶,为推进普法依法治理提档升级汇聚强大力量,新建法治文化阵地6处,涉及7个乡(镇、街道)9个村(居),已成为乡村普法重要窗口和阵地。注重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推动乡村振兴与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工作相结合,严格创建标准,细化建设任务,加强民主法治示范村日常检查、监督和动态管理;发挥公共法律服务基础性、服务性、保障性作用,建立区、乡(镇、街道)、村(居)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全区245个村(居)全部配备法律顾问,推进法律服务,今年以来,共提供法律咨询服务420余人次。同时,畅通社会监督渠道,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群众监督等监督督促作用,突出示范建设质量,成功创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2个、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19个,通过典型示范引领,助力乡村振兴。
创新普法宣传载体,提升群众法治意识。利用电子显示屏进行标语滚动播放,组织区属律师、“民法典”宣讲团成员举办“以案释法”普法讲座,开展微信公众号学法竞赛答题,律师线上送法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全方位、多角度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推进线上普法在全区落地生根。组织23个基层司法所持续深入开展“法律八进”活动,在公交车站、居民社区、办公楼宇、景区、学校周边、机关单位等场所开展宪法、民法典、国家安全、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国际助残日等法治宣传教育活动,采取设立咨询台、悬挂宣传标语、张贴宣传图片、摆放展板、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用通俗、简洁的语言,为各类普法对象解读典型案例,法律知识普及到千家万户,不断引导和发动群众自觉守法、用法、护法,在全社会形成浓厚的法治氛围,将法治的“种子”洒遍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今年以来,共开展法治宣传活动7次,基层司法所同步开展各类法治宣传活动120多场次,制作宣传展板40多幅,累计向各类人群发放宣传资料1.2万份,推送民法典、《宪法》《法律援助法》《人民调解法》《公证法》《社区矫正法》等动漫微视频76件,播放量37万余次,点赞量达10.9万余次。
强化普法依法治理,架起干群沟通桥梁。结合“三进三问三查,保稳定促发展惠民生”活动,拓展延伸“我为群众办实事”,将法治宣传融入执法活动全过程,组织党员干部、法律明白人、普法带头人、人民调解员等志愿群体,深入农村、社区、企业广泛开展新时代法治宣传志愿服务,与群众面对面,了解社情民意,排查矛盾纠纷,开展有精准法律服务,对苗头性和倾向性矛盾纠纷,及时做好法治宣传教育,引导群众正确合法表达诉求,切实有效维护自身权益,使执法活动成为规范调处矛盾纠纷的有力助手,引导群众通过法律手段解决邻里、土地以及经济纠纷,自觉做到学法懂法用法和依法维权,不断融洽干群关系,把群众的烦心事、揪心事变成暖心事、放心事,共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至目前,共排查调解矛盾纠纷1156件,调解成功1150件,做到问题在一线解决、矛盾在一线化解、工作在一线推动,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增添法治力量。(张掖市甘州区司法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