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张掖长安网
发布时间:2020-07-23
阅读次数:
本网讯 为进一步规范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努力实现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只进一个门,只跑一趟路”,张掖市牢牢抓住县区矛盾纠纷调处中心这个“牛鼻子”,在对山丹县矛盾纠纷多元调处中心建设运行、甘州区推进“只进一个门、只跑一趟路”工作机制和其他县健全多元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的经验做法进行深入调研,并认真学习借鉴浙江安吉等先进地区经验做法的基础上,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县区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深入推动县区矛盾纠纷调处中心规范化建设、实体化运行,不断夯实市域社会治理基础。
把握总体要求,统一建设规范。中心建设坚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着力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多元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体系,坚持依法公正、高效便民,整合优化社会资源,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发挥多元调解优势,健全实战运行机制,打造符合治理规律、具有张掖特色的“矛调平台”,不断提高矛盾纠纷调处化解的社会化、法治化、专业化水平。中心采取常驻、轮驻、随叫随驻相结合的方式,整合纪委监委、党委政法委、信访、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行政、综合执法、民政、教育、住建、交通、市场监管等部门力量入驻,统一设立群众诉求接待大厅(窗口)和心理咨询室、综合调解室、法律援助服务室、视频会议室、智慧调解平台等“一厅四室一平台”。
明确功能定位,完善工作流程。确定县区矛调中心要努力建成信访和矛盾纠纷调处化解、社会治理事件处置、社会风险研判三个平台,为群众提供接访、诉讼、调解、劳动监察仲裁、行政复议和公共法律等服务,一旦出现突发事件、群体性事件、公共安全事件等,中心及时感知、快速响应,并通过汇集社会治理信息和数据,及时发现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苗头性、倾向性、趋势性问题,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重要参考。工作流程上,中心实行“一个窗口”无差别受理群众各类事项、“一站式”现场调处化解受理的矛盾纠纷、“一条龙”跟踪督办落实,对已经调处的矛盾纠纷,及时回访防止反复。对暂未调解完毕的,及时跟踪问效,确保限时办结。
健全工作制度,完善运行机制。中心统一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分析研判辖区内矛盾风险形势,协调解决重要事项;联动联调制度,对涉及多个部门或跨区域的矛盾纠纷,组织协调相关单位进行联合调处;情况报告制度,对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矛盾纠纷和其他社会不稳定因素实行每日“零报告”制度,遇到紧急情况随时报告;督查回访制度,对分流指派化解的矛盾纠纷调解情况实施跟踪督查督办,每周至少要指导会办一次,能调解的及时调结,不能调解的,正确引导群众依法表达诉求;岗位管理制度,加强对工作人员的日常管理,各派驻部门(单位)工作人员派驻工作期间实行双重管理考核。工作运行中,中心逐步完善诉调对接、三调联动、各方协作三大机制,实现实体化运行。对县区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和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受理的矛盾纠纷先行调处,对调处成功的,依程序给予司法确认;对调处不成功的,返回诉讼服务中心进行立案,法院开辟“绿色通道”,配备专业审判团队,适用速裁程序,切实让矛盾纠纷得以化解,群众权益和诉求得到保障。调解过程中,有效整合各类调解组织、调解人员和调解手段,实现矛盾纠纷解决渠道多元融合,进一步提高化解质效。突出强化中心的统筹协调功能,充分运用平安建设考评奖惩机制,督促中心进驻力量、专业性行业调解组织各司其职、密切协作,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共同做好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等工作;督促指导乡镇、村社调解委员会按照“属地管理、分级管理、归口负责”及“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加强基层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在县域内形成层层负责、上下协同、各方协作的大调解工作体系,最大限度把各类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初始和萌芽状态。上半年,各县区矛调中心联动乡镇、村社调解组织共排查矛盾纠纷2662件,化解2635件,限定时间内化解率达98.9%。(张掖市委政法委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