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张掖政法网,今天是 2025年10月20日 星期一
当前位置:首页 » 平安建设

高台公安:深耕种业能源警务 护航“金种子”丰收季

来源:张掖日报 责任编辑:高睿蔓 发布时间:2025-10-20 阅读次数:
字号:A A    颜色:

金秋时节,河西走廊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在张掖高台县的万亩制种玉米地里,饱满金黄的果穗压弯了枝头,农户们正细心采收着一穗穗被誉为“金种子”的玉米良种。高台公安“种业能源”警务专班的民辅警穿梭于田埂间,他们时而俯身协助农户搬运沉甸甸的果穗,时而利用劳作间隙开设“田间课堂”,讲解涉农法律知识,他们的藏蓝身影,与金黄的玉米穗共同构成了丰收图景中坚实而温暖的一笔。

1.jpg

警务前移  守护“一粒种”的安全

“老哥,今年的订单价格还满意吗?合同条款都仔细看过了吗?”晨曦微露,高台县公安局经侦大队辅警周国民就来到骆驼城镇新建村的玉米地里。他一边帮着农户整理刚采摘的玉米果穗,一边关切地询问今年的收购情况。

作为全国重要的玉米制种基地,高台县今年制种玉米面积达12万亩,涉及农户7000余户。由于制种玉米需要保持胚芽的完整活力,必须采用人工方式精心采收,这使得秋收时节的工作格外繁重。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守护这些“金种子”的安全,就是守护国家粮食安全的生命线。为此,高台县公安局创新推出“田间警务”模式,组织40余名民警下沉到全县9个乡镇的玉米制种主产区,开展“护航秋收”专项行动,将警务工作直接延伸到农业生产第一线。

2.jpg

精准滴灌  法治种子深植民心

在南华镇信号村的玉米地里,一场别开生面的“田埂课堂”正在举行。利用农户劳作间隙,民警们带着精心编制的《种业法律风险防范手册》,用当地方言生动讲解着合同诈骗的识别技巧。

“我们种业能源警务工作就是要为大家筑牢安全防线。”民警通过剖析近期破获的一起假种子案件,让农户们直观了解犯罪分子的常用手法。这种“见缝插针”式的专业化普法宣传,正是种业能源警务工作机制深耕基层的具体体现。他们组建了专业的“种业普法”小分队,针对农户在手工收获期间的碎片化休息时间,开展“订单式”普法服务,确保普法宣传和农业生产两不误。

“民警讲得通俗易懂,教的都是实实在在的防骗招数。”正在手工采摘玉米的种植大户张建国表示,现在他签合同前都会仔细查看条款,还会主动向民警咨询相关法律问题。

3.jpg

创新机制  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

秋收时节,土地流转、劳务报酬、订单收购等环节的矛盾纠纷易发多发。高台县公安局充分发挥“一村一辅警”及主防警务工作优势,构建起“走访排查—快速响应—多元调解—跟踪回访”的全链条纠纷化解体系。通过在重点乡镇建立警企联勤站,组建由民警、网格员、村干部、法律顾问组成的专业调解团队,形成化解纠纷的强大合力。

驻村民辅警通过日常走访精准掌握社情民意,重点围绕涉农劳务、制种合同等多发矛盾风险开展排查,采取源头预防、包案负责、分类施策等措施,确保矛盾纠纷就地化解。不久前,骆驼城镇种植户马某就因采收工资结算与工人发生纠纷,联勤站民警及时介入、现场调解,促成双方达成和解,保障了秋收进度。今年以来,高台县公安局累计成功调解涉农纠纷42起,调解成功率达98.4%,真正实现了“小事不出村、矛盾不升级、农忙不误时”。

4.jpg

科技赋能  织密种业“防护网”

在制种基地上空,无人机正如鹰隼般进行日常巡航,凭借高空视野优势,弥补地面巡逻的盲区,实时监控大片田块的人员与车辆动态,第一时间发现和处置异常聚集、田间道路拥堵等突发情况。高台公安进一步深化数据应用,整合农业、市场监管等多部门信息,搭建了“种业安全风险预警平台”,对种子交易、企业资金流、劳务用工等数据进行交叉比对与智能分析,民警提前介入、核查情况,将风险消除在萌芽状态,实现从“事后处置”向“事前预警”的精准防控转变。与此同时,高台县公安局还与金融机构共建“警银企”反诈联盟,在种子交易旺季加强资金流向监测,全力守护企业和农户的“钱袋子”,为秋收工作提供全方位的金融安全保障。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守护好这些‘金种子’,就是守护我们国家的粮食安全生命线。”高台县公安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高台公安将继续深化“田间警务”内涵,让法治真正成为种业振兴最强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