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件回放
9月28日,甘肃省临泽县公安局蓼泉派出所接到反诈预警指令:辖区村民赵某某可能正遭遇电信网络诈骗。所长胡振林第一时间拨打赵某某的电话,但对方始终占线,便立即前往赵某某家中。民警赶到时,赵某某正在电话里聊着“种植商机”,并准备给对方进行转账。经民警当场制止和说明,赵某某才意识到自己险些被骗。
据了解,赵某某今年种植的玉米和洋葱获得大丰收,收入可观。9月28日,他接到一无归属地的电话,对方自称是某转型基因制种玉米公司的总经理,声称他们近期研发出了一款新的制种玉米,“投入少、产值高,每亩地保值一万元”,种子金额为一亩地1000元。对方还称该项目仅限招100名客商,目前仅剩2个名额。赵某某觉得这是一笔“好生意”,便同意参与,并准备按对方的要求先预付2万元的种子款。所幸在赵某某准备转账时,被民警及时阻止。
案情分析
当前正值秋收、秋卖的关键时期,不少农户已经收到了农产品销售后的第一笔款项,诈骗分子也盯上了这些辛苦钱,设计出各种骗局。他们通过“招商引资”“偏方治病”“幸运抽奖”“退货返款”等套路,利用部分农户信息获取渠道有限、防范意识不足、面对高额诱惑存在侥幸心理等弱点,诱使农户放松警惕、轻信谎言。最终在诈骗分子的花言巧语下,部分农户信以为真,致使自己的钱财受到损失。
民警支招
胡振林(甘肃省临泽县公安局蓼泉派出所所长):
秋收、秋卖的关键时期,在收获丰收喜悦的同时,广大农户要注意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保护自身财产安全。要警惕陌生电话,不轻信未经核实的电话推销或投资邀请,务必通过正规渠道核实对方身份。对于对方虚设身份要反复核实,例如:多问几个相关人和事,设法核实真实性。多咨询身边邻居、亲戚,不要相信会发生“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建议在手机上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等软件,并开启预警功能,增强防骗能力。不要点击来历不明的链接,不要轻易添加陌生人微信、QQ等社交账号。在转账前务必核实信息,核实不清楚切勿转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