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临泽县立足县域实际,深挖本土文化资源,创新打造“老枣树下的法律故事”普法品牌,通过本土化表达、精准化服务、场景化传播,破解传统普法“不接地气、成效不彰”难题,相关经验做法获中央政法委“中国长安网”及省司法厅推介,为全市司法行政系统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路径。
锚定本土符号,构建情感共鸣的普法载体
以当地承载乡土记忆与群众情感的“老枣树”为核心精神符号,将其打造为法治传播“天然课堂”,赋予品牌浓厚地域文化底蕴。组建“老枣树下的普法小分队”76 支,吸纳司法局工作人员、律师、公证员、“法律明白人”、社区网格员等多元力量,形成“专业兜底+志愿补充”的复合型队伍。通过“本土人讲本土话、身边事释身边法”,推动普法从“单向灌输”转向“情感共鸣+知识传递”双向互动,群众接受度与参与感显著提升。
聚焦精准需求,打造全场景覆盖的服务体系
建立“群众点单、司法局派单、小分队接单”机制,针对不同群体、场景提供定制化服务。在市井经营场景,以“移动服务站”形式走进农贸市场,围绕电子支付证据保存、租赁合同纠纷等开展“情景式”普法,创新“经营码+法治宣传码”合一的“一牌多用”立牌;在社区民生场景,设服务专台开设“防诈课堂”,拆解“AI换脸诈骗”等套路,为老年人提供“一对一”法律问诊;在青少年场景,通过广场“法治课堂”解读校园欺凌、未成年人保护等法规;在特殊群体场景,开展“送法进家门”,以方言讲解、实操指导等解决独居老人、残疾人的赡养、防诈等需求。累计开展活动30余场,发放普法手册、法治日用品礼包千余份。
线上线下联动,构建立体化传播矩阵
线下依托老枣树聚集点、法治文化公园等阵地,通过 “板凳课堂”“田间调解”等接地气形式送法上门;线上以 “法治临泽”公众号为核心,发布“你我身边事”法律故事 107期、以案释法150余期、普法微视频6期,形成“日常有推送、节点有活动、遇事有指引”传播格局。品牌创建以来,临泽县纠纷调解成功率达 99%,老年人防诈受骗率明显下降,群众法治意识持续增强。
该品牌通过“本土化符号+精准化服务+场景化传播”的创新思路,为破解普法共性难题和打造特色普法品提供了有效方案,推动全市普法工作从“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助力法治张掖建设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