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肃南县马蹄藏族乡综治中心联合司法所、派出所,通过“警调对接”机制成功化解一起草原纠纷,将原本剑拔弩张的邻里矛盾消弭于无形,彰显了多方联动化解矛盾的高效能。
该案例源于大都麻村村民秦某与吕某的草场之争:两家草场以河为界,共用一河道水源。吕某在围挡草场时,未经秦某同意便私自圈占河道,引发秦某强烈不满:“这是两家共用水路,你能圈占我也能圈占!”双方争执不下,村委会及调委会介入调解未果。乡综治中心获悉情况后,立即联合司法所、派出所组建调解专班,赶赴现场研判矛盾症结。起初,双方情绪激动,各执一词。调解员见状,采用“背靠背”方式分头疏导,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派出所民警则从法律层面严肃警示,向吕某阐明私占公共资源可能引发的治安风险与法律后果,对双方冲动行为予以批评教育。在多方合力疏导下,当事人逐渐冷静,开始反思自身问题。调解员趁热打铁,提出“河道留作两家共用、严禁私自圈占”的方案,兼顾双方利益。经慎重考虑后,秦某与吕某均接受方案,握手言和。
“以往调处纠纷常是‘单打独斗’,‘警调对接’让我们与综治中心实现信息共享、联动处置,矛盾化解效率大幅提升。”参与调解的民警深有感触地说。
近年来,马蹄藏族乡积极探索“多方联动”模式,将“综治+警调+诉调+访调”有机融合,既发挥公安机关刚性执法的震慑作用,又借助人民调解柔性化解的优势,形成“刚柔并济”的矛盾化解合力。这种机制整合了调解资源,缩短了纠纷处置周期,降低了群众维权成本,更有效防范了矛盾激化,让辖区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持续提升,为乡村和谐稳定筑牢了坚实防线。(陈梦琦 樊万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