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甘肃卫视《法治伴你行》栏目采编播出了《“一庭三所+”调和邻里亲情》。该案是张掖市高台县人民法院宣化法庭通过“一庭三所+”多元解纷机制,经多方参与联合调处成功化解的14起财产损害赔偿纠纷案件,报道中展示了“一庭三所+”多元解纷机制”多元多样、及时便捷化解纠纷的特点。2022年,“一庭三所+”多元解纷机制工作经验分别入选全国社会治理创新案例、甘肃省市域社会治理创新实践“十大精品案例”。
理念之变,勇于探索蹚出解纷新模式,解纷机制全方位建成、全天候运作。“一庭三所+”多元解纷机制,即基层人民法庭、派出所、司法所、法律服务所+村委会+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综合行政执法队+市场监督管理所等相关职能单位,信息互通、职能互补、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的联合解纷机制。自2007年宣化法庭创建“一庭三所”联动工作机制以来,深刻领会“枫桥经验”精髓,践行“新时代马锡五审判方式”,根据法庭工作实际,不断创新、转变理念,探索形成“一庭三所+”新模式。把基层政府各行业站所纳入联动范围,有效整合基层综治资源,借助“+”中的行政调解、行政裁决、行业协会调解等多元化解纷手段,从更高层次上谋划和推进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形成源头预防、非诉在前、多元化解、繁简分流的解纷路径,全方位建成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从矛盾纠纷的排查预防,到诉前、诉中的化解,实现矛盾纠纷的全链条预防化解,全天候运作,让纠纷多元化解在法治的轨道上高效运行。
路径之变,统筹整合基层调解力量,解纷渠道更多元及时、惠民便民。打造专业调解队伍。选优配强解纷力量,在辖区选聘公道、正派、有威信的特邀调解员驻庭调解,并在各镇建立人民调解员联系点,聘请专职调解员、律师等,对一些涉农纠纷由特邀调解员先行调解,调解不成后再由法官介入诉前调解,有效节省了司法资源、提升了调解效率。
持续深化诉调对接。充分发挥“一庭三所+”工作联系点的功能作用,深化与基层政府各行业站所及群众组织的诉调对接,采取系统对接机构、人员入驻相结合的方式,推动司法调解与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行业调解的协调联动。同时,主动为辖区建设工程、种植合同洽谈等提供法律指导和涉诉风险评估,从源头上减少、消弭诉讼隐患,实现司法审判职能与网格化治理机制的有机结合,切实促进自治和矛盾源头化解能力的有效提升。
持续强化线上调解。宣化法庭依托人民调解员在线调解平台,健全线上线下并行的调解机制,畅通线上线下调解的诉调对接渠道,充分发挥特邀调解员的主观能动性,创新适用“特邀调解+调解平台+司法确认”解纷模式,极大提高办案效率。同时,不断创新法治宣传手段,通过巡回审判,在交通不便的地区设立巡回办案点,运行“上门办案、巡回审判、以案说法”审判模式,拓宽化解矛盾纠纷途径,为基层群众提供便捷司法服务。
品质之变,线上线下融合推进,一站式诉服更集约高效、智慧精准。科学优化服务方式。为提升一站式诉服效能,法庭努力打造“集约化、规范化、智慧化、精细化”诉讼服务品牌,科学设置服务窗口,加强诉讼服务集成,对立案登记、执行立案、收费退费、诉前调解、诉调对接、司法确认等诉讼服务实行集约化办理。同时,依托甘肃移动微法院平台,实现“云端”调解、跨域立案等,不断提升“指尖诉讼”便利度,努力让群众全时空、全流程办理各项诉讼事务。
完善便民服务功能。宣化法庭开展立调审执一体化工作以来,积极将诉源治理与法庭在诉讼过程中的立案、调解、审判、执行工作相结合,延伸审判职能推进诉源治理从源头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矛盾纠纷就地化解,减少矛盾纠纷进入诉讼程序。在调解审理中充分考虑案件执行难度,从有利于案件执行、促成案结事了的角度依法裁判,对同一案件的审判、执行在同一法庭内部高效流转,在经历了法庭在调解、审判工作的过滤后,由熟悉案情的法庭法官开展执行工作,最大限度将裁判文书变为“真金白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