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需求在哪里,法律服务就跟到哪里”。今年来,张掖市民乐县司法局按照上级决策部署,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紧密结合“三进三问三查,保稳定促发展惠民生”活动,紧扣民生所需,延伸法律服务触角,充分发挥法律服务保障职能,全力以赴当好乡村振兴“排头兵”。
以群众需求为导向 搭建法律服务“问诊台”
一是延伸法律服务触角。完善村居(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建设,依托镇政府综合服务大厅和村委会办公室,在全县镇、部门单位建立法律援助工作站22个,各行政村(社区)建立了法律援助联系点178个,形成了以县法律援助中心为主导,法律援助工作站为补充的县、镇、村三级法律援助网络。二是打造信息化网络平台。深入拓展“互联网+法律服务”“信息化+法律服务”“互联网+新闻宣传”新领域,加强政务网站、微信公众号、普法微信群等新媒体法律服务建设力度,成立了县级公共法律服务微信群1个、工作站服务微信群11个、微信公众号5个,形成实体法律服务、在线法律服务、虚拟网络服务对接互通新机制。三是充分发挥法律顾问“智囊作用”。扎实推进“一村居(社区)一法律顾问”制度,切实发挥法律顾问参谋助手作用,常态化开展村务法律体检、上法治课,随时随地为村民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服务。截至目前,全县42个部门单位配备法律顾问,实现党政机关法律顾问全覆盖。上半年,县政府法律顾问共列席常务会议13场(次),参与县级领导大接访活动6场次,参与审查各类合同、重大行政决策、行政复议案件22件。
以服务群众为宗旨 当好法律扶贫“多面手”
一是开展“同心·律师服务团”活动。成立民乐县“同心·律师服务团”,形成以法律援助中心为主导,法律服务队伍为主体,社会志愿者为补充的工作网络和格局。充分发挥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公证员的社会作用。上半年,律师服务团主持调解矛盾纠纷86件,参与信访案件8件,开展法律咨询15场次。二是开展“法援在行动”系列活动。组建县、镇、村三级“法律服务群”,实现村居法律顾问与村民零距离沟通。组织开展小微企业“法治体检”活动,修订完善民营企业章程及其规章制度,防范和化解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潜在的风险隐患。上半年,在镇、村培育普法带头人180人,企业开展法治讲座6场(次),为企业重大生产经营决策提供法律咨询意见20余份,参与修订完善企业章程制度12项。三是开展“法援惠民生·助力农民工”主题活动。围绕服务农民工就业创业、劳动保障权益、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等内容,开通农民工维权绿色通道,对农民工申请讨薪、工伤赔偿等申请提供精准、便捷、优质的法律援助服务。上半年,共受理法律援助案件155件,接待咨询当事人112人次,电话咨询30人次,网上咨询12人次。
以法治引领为目标 厚植基层法治“新沃土”
一是深化“法治示范点”创建。紧紧围绕“3区3镇30村”乡村示范村建设,积极打造洪水镇吴庄村、六坝镇六坝村等10个乡村振兴民主法治示范村,建成省级以上“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4个。二是深耕法治文化阵地。巩固农村法治宣传专栏、法律图书室、法治一条街等实体阵地,广泛开展法治文化节、法治文化月等活动,编写、创作农村法治题材的文艺节目、普法栏目剧、法治微电影等作品。上半年,组织法治文化下基层演出28场次,拍摄法治文化微视频3部,编印“法律八进”读本3万余册,镇法律辅导站逐村开展法治讲座54场(次)。三是抓牢“关键少数”普法教育。健全领导干部法律培训、会前集中学法、学法考试考核等制度,完善村居(社区)干部学法用法制度,着力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加强农村普法骨干培训,提高基层依法治理工作水平。上半年,举办干部培训班1期,培训干部200人次,组织“法治讲座”32场次,受教育群众达3.2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