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张掖政法网,今天是 2025年08月29日 星期五
当前位置:首页 » 司法行政

张掖市司法局法律援助惠民生品牌工程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来源:张掖长安网 发布时间:2020-12-30 阅读次数:
字号:A A    颜色:
本网讯(通讯员 张新富)今年以来,张掖市司法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认真贯彻甘肃省委、省政府以及司法部关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部署,全力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创建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搭建公共法律服务智能终端、开通公共法律服务微信终端、打通法律援助工作“绿色通道”,积极开展法律援助惠民生品牌工程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今年以来,全市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539件,民事案件1124 件,刑事案件359件,非诉案件52件,行政案件4件。办理农民工讨薪案件645件,受援人2228人,挽回经济损失1780万元,接待来访来电法律咨询4202人次,提供法律意见 520条,提供法律援助惠民服务1935件次。
 
优化法律援助服务做品牌。突出重点、坚持问题导向,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优势,以提升法律援助服务质量为目标,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法律援助工作为支撑点,潜力打造“法律援助惠民生、扶贫奔小康”法律援助品牌,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于民,积极发挥法律援助在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职能作用,加强公共法律服务硬件建设,配强配齐工作人员,加大法律援助经费投入力度,实行“一站式服务、一次性告知、一次性办理”,努力让办事群众最多跑一趟,做强做实法律援助品牌效应。
 
提升法律援助服务见效能。落实法律援助律师值班制度,派驻律师在法院、检察院、看守所援助站近距离提供服务;建立法律援助律师库,对律师专业特长进行公示,全面落实“点援制”,实行援助律师及当事人双向选择、便捷服务;开展公共法律服务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选表彰活动,提高公共法律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创新制度机制强措施。切实保障贫困人群合法权益,成立“同心·张掖律师服务团”,充分发挥律师职能作用和品牌优势,开展民营企业“法治体检”活动,增强非公有制企业负责人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企业改革与发展的能力,助推非公有制经济复工复产。严格执行案件评查工作制度,对法律援助案件补助经费发放前通过以案定补、严格评查、抽查回访等方式进行细致严谨的评查打分,按实得分数百分比计算补贴金额,对评查合格案件按得分情况发放补贴,对不合格案件予以退回。建立法律援助案件回访监督制度,通过电话回访、走访、旁听等多种形式对法律援助案件进行全程监督,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予以纠正。
 
组建公共法律服务志愿团开辟“绿色通道”。疫情前后,张掖市司法局为认真做好全市防疫期间群众办理各项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全力保障企业、学校、用人单位在复工复产复学中公共法律服务的需求,组建了公共法律服务志愿团,开辟涉疫情防控及复工复产复学法律服务“绿色通道”。公共法律服务志愿团由专业律师、公证员、司法鉴定人等法律服务专业人员组成,旨在向有需求的企业、群众提供免费法律服务。特别是面对全市农业人口多,外出务工已经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但欠薪问题易发多发,既制约农民增收,也影响社会和谐稳定。进一步畅通农民工法律援助 “绿色通道”,落实对请求支付劳动报酬或者工伤赔偿的农民工,申请法律援助的一律免予经济状况审查规定,对于涉及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法律援助事项优先受理、优先指派、优先办理。受理审查按照“最多跑一次”的要求,当日完成;对情况紧急、初步掌握符合条件的申请可以允许事后补交材料、补办手续,确保农民工法律援助实现“应援尽援”。
 
扩充队伍建设树形象。充分发挥社会律师在法律援助中的作用,扩充市法律援助律师库,再次甄选了一批业务能力强,认真负责符合条件的律师进入到法律援助律师库,加强法律援助律师队伍。在全面开展非诉讼调解法律援助的基础上,通过劳动争议仲裁代理、民事诉讼代理等法律援助方式,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援助服务,树立法律援助律师的良好形象。(张掖市司法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