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张掖长安网
发布时间:2020-12-30
阅读次数:
本网讯 今年以来,张掖市民乐县积极创新发展“枫桥经验”,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信息化和智能化为支撑、以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为主体、以网格化服务管理为基础,四轮驱动,推进综治工作标准化建设、基层社会治理工作落到实处,行稳致远。
突出机制创新,切实强化综治中心建设。严格按照中央和省市县决策部署,把建设指挥有力、规范有序、快捷高效的综治中心摆在首位,积极谋划、建立阵地、规范制度、稳步推进。按照县指挥调度平台的定位,投资150余万元在县电信局二楼建成县综治中心,加强对相关部门人员力量的整合,建立实体化运行机制,有效履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相关职能。按照实战平台的定位,镇(社管委)综治中心通过调整充实领导小组成员,整合有关基层力量,组织综治、信访、派出所、司法所等部门集中办公,形成“联调、联防、联动、联治、联创、联抓”的工作机制。目前,11个镇(社管委)综治中心已实现实体化运行。按照基础平台的定位,村级综治中心有效整合社会治理资源并进一步向网格、家庭延伸,及时反映和协调人民群众利益诉求,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目前183村(社区)综治中心已全部建设完成。各级综治中心分工明确、功能齐全,基本实现统一受理、统一分流、统一督办、统一归档,群众办事不用来回折腾。
突出科技融合,加快推进社会治理智能化建设。全县各镇、社管委积极推进平安甘肃综合信息平台和张掖综治信息平台建设,探索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信息技术的融合应用,进一步汇集公安、卫健、人社等职能部门的业务数据,在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服务的同时,更加全面、及时地掌握全县人、地、物、事和组织等基础信息数据。加快建设以县级平台为枢纽、各镇、社管委平台为主干的全县综治信息系统,构建“两级平台、五级应用”的科学架构,全面支撑各级综治信息化应用。广泛运用视频分析、语音分析、生物特征识别等技术,加强对重点区域人流物流监测,排查客运、危化品运输等交通安全隐患,完善消防安全源头管理,提高公共安全风险防控智能化水平。目前,平台上报各类矛盾纠纷192件。
突出基层基础,不断加强网格化服务管理。进一步完善社会治理功能,科学、统一划分基础综合网格,改变多头划分网格导致错漏重叠、交叉混乱等现象,真正实现一张网格服务管理的“一网清”。将镇(社管委)干部下沉到村(社区)基础网格,担任网格指导员,做好政策法规宣传、矛盾纠纷调处、社情民意收集等工作,推动服务窗口前移。组建网格微信服务群,让群众在掌心指尖就能办事,形成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办、信息格中采、纠纷格中调的工作格局。大力推进“网格化+十户联防”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充分借助和运用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科技信息化手段,完善各级综治信息平台,整合各类数据信息,不断提升服务管理的动态化、精细化和科技化水平。至目前,全县城镇已划分联防组128个,农村划分联防组3645个,合理配备网格员1780人,联防长3757人,初步形成村(社区)、网格、联防组的工作组织网络。强化网格员职业保障、提高工作补助标准,完善淘汰和更新机制,保持网格员队伍相对稳定,实现长期良性发展。
突出实战应用,全面推进雪亮工程建设。加强统筹协调,着力解决公共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城乡不同步、区域不平衡、新旧不兼容问题,提高基础建设集约化水平。把雪亮工程纳入智慧城市建设统一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推进,逐步实现统一平台、统一联网,统一建设、统一运维。积极推进联网共享一体化,分级整合视频资源,推动地方各级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交换共享平台建设,实现与县级综治平台、公安平台联通共享,促进各有关部门视频资源的全面联通接入。推广“雪亮社区”“雪亮网格”“雪亮门栋”等经验,探索将视频图像资源接到群众家中或手机上,努力建成民心工程。主动服务决策指挥,通过视频图像信息交换共享平台开展综合研判、指挥调度,实现镇(社管委)都有指挥部。主动服务社会治理,探索视频图像信息在生态建设与保护、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和精准扶贫等领域的应用,确保应用效能最大化。至目前建成1个县级政法分平台、1个公安分平台、11个镇(社管委)“雪亮工程”分平台和178个村(社区)信息共享平台。2020年,全县通过“雪亮工程”破获各类案件452件,占全部刑事案件的34.5%,利用视频监控寻获走失孩童5人,全县“两抢一盗”案件发案66起,同比下降43.1%。(张掖市委政法委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