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张掖长安网
发布时间:2020-05-12
阅读次数:
张掖市临泽县倪家营镇是国家5A级景区张掖丹霞所在地。2019年张掖七彩丹霞景区接待游客260.08万人次,同比增长11.96%。如此之多的流动人口,对新形势下社会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临泽县倪家营镇以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为主要抓手,坚持党建统领、联动治理、数据共享、融合推进,积极整合资源,探索建立运行“1345”工作机制,着力构建权责清晰、功能集成、扁平一体、运行高效、执行有力的大景区社会治理体系,切实打通服务群众和游客“最后一公里”,为全镇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营造了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全镇连续三年无集体信访、到市赴省进京和重大刑事案件发生。先后被授予为全省无邪教创建示范镇、全县平安建设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一个中心构建社会治理新格局
按照“立足实际、发挥实效、注重实战”的定位,有效整合现有资源,把综治中心建成“一站式”实战化工作中心。积极协调办公场地,以方便群众办事为目标,投资26万元,建成占地160多平方米的镇综治中心,建设集视频监控系统、矛盾纠纷调处化解系统、综治信息系统、雪亮工程为一体的视频监控指挥平台。设立信访接待、综治维稳、视频监控、平台管理等服务窗口,设置矛盾纠纷调解大厅、政法委员办公室、平安建设办公室、心理咨询室、分析研判室、禁毒反邪教警示教育室和信访接待室等功能厅室,履行社会治理、维护稳定、平安建设等10项职责,完善首问负责、分析研判、矛盾联调等8项制度,做到了当地群众和游客“只进一个门、最多跑一趟”,实现了镇综治中心实体化建设、实战化运行。
三大体系创建维护稳定新举措
1.构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依托综治中心建成矛盾纠纷化解中心,设立丹霞景区旅游纠纷等专业化调解组织,依托“全国人民调解能手”,设立了“安贵调解室”,对纠纷当事人进行“私人订制”,实行个性化调解。今年以来,全镇共排查生产经营纠纷、山林土地纠纷、邻里纠纷等各类矛盾纠纷65起,调处64起,调处率达98%,无因矛盾纠纷引发的信访问题和治安案件发生。
2.构建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托“雪亮工程”平台和“综治E通”信息系统,坚持科技应用,打造信息技术“科技平台”。全镇架设公共安全高清视频监控探头85个,村均10个以上,特别是在七彩丹霞景区设立299个,实现了集镇、重点单位、主要路段、重要部位的全覆盖。全镇一、二、三级网格员通过“综治E通”手持终端,及时发现处置景区道路不畅、环境污染、突发事件等方面的问题,提升了治理效能。
3.构建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以党建为引领,将综治、精神文明、维稳处突、安全生产、人居环境整治、“敬比赛夸”等全部纳入网格管理,设立一级网格1个、二级网格8个、三级网格58个,各个网格之间做到边界清晰、责任明确。同时,各网格员在进村入户过程中,将五保老人居家生活、生活垃圾倾倒、交通不畅、景区小纠纷等涉及生产生活各方面的情况及时上传平台,通过平台分类处理后,反馈各相关职能部门和单位抓好整改任务落实,逐步实现了社会治理向精细化转变。
四个平台树立为民服务新形象
1.打造多元化矛盾纠纷调解平台。建立健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机制和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和包案化解等工作机制,采取“统一受理、集中梳理、归口管理、限期处理、依法办理”的工作方法,着力构建“大调解”工作格局。今年以来,受理景区游客群众来访事项25件,及时调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5起。
2.打造个性化公共法律服务平台。按照“方便群众、服务大局”的原则,投资10万元,建成80平方米的“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设置法治宣传、人民调解、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景区指南等5个窗口,为群众和游客提供法律咨询、进行普法宣传、受理人民调解、引导群众和游客寻求法律援助等服务,实现让群众和游客就近享受到相应的法律服务。今年以来在景区发放法治宣传资料600余份,解答法律咨询12人次,申请法律援助2人。
3.打造标准化警务服务平台。,投资5万元高标准改造40平方米的警务服务大厅,建成警务服务“旗舰店”,担负第一时间报警、接处警服务,景区治安案件快速办理、简易治安纠纷就地调解,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景区见警率、管控率。至目前,已接处警65起,报立刑事案件6起,破案2起;受理行政案件28起,结案11起;调解治安纠纷案件8起,提供咨询救助服务8起。
4.打造规范化便民政务服务平台。建成占地面积100余平方米的便民服务大厅,优化设置服务咨询区、便民填表区和社会保障、社会救助、公安户籍、卫健服务、财税服务、综合服务“两区六岗”服务窗口,全面落实“一窗办、一网办、简化办、马上办”,梳理确定镇便民大厅入驻事项43项,公布村便民服务代办事项28项、“最多跑一次”事项25项,完善各类业务受理流程、设立业务办理温馨提示,统一印制摆放办事指南,详细列举各项业务办理需要提交的资料,为群众和游客办理业务提供精确参考,实现“即来即办、立等可取”。
五支队伍构筑平安建设新局面
1.打造全科网格员队伍。采取“一名网格长+数名专兼职网格员”的模式,将基层社保专干、禁毒专干、残疾人专干、交通安全协管员、消防协管专干、环卫保洁员等人员全部纳入网格员队伍,全镇配备网格长68名、专兼职网格员180多名,覆盖景区的每一个角落。兼职网格员对网格内自身职责范围内的工作情况向专职网格员进行反映,专职网格员配备综治E通手持终端,开展服务管理、矛盾纠纷化解、基础信息采集、平安日报等工作,对兼职网格员反映的信息进行及时收集处理,确保各类信息第一时间得到及时反馈和有效处置。
2.健全“综治(法治)中心户”队伍。坚持动态管理的原则,每年对创建的“综治(法治)中心户”进行一次复评。实行一名镇村干部联系5户“综治(法治)中心户”,每个“中心户”联系10户群众,创建懂法律、善调处、能维稳的“中心户”197户,由镇上统一挂牌命名,“综治(法治)中心户”主要发挥好宣传员、调解员、信息员、帮教员、示范员、监督员“六大员”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积极协助景区、村社排查调处矛盾纠纷,及时了解反映群众和游客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带头抓好治安防范、服务群众工作,逐步建立“邻里守望、平安景区”的社会治理新风尚。
3.壮大群防群治队伍。巩固以“派出所+治保会+十户联防”为基础的乡村三级治安群防群治队伍建设,镇上以派出所民警为依托,组建了38人的镇治安巡逻大队(应急处突队伍)1支、村治安巡逻中队8支240人,“十户联防”小组58支1740人,注重重大节庆日、重要节点、敏感时段和景区,持续开展治安巡逻、流动人口排查、疫情管控等工作,释放了群防群治队伍参与社会治理的强大能量,提升了平安创建覆盖面。
4.巩固“一村一警一员一顾问”队伍。按照“就地就近、服务基层、方便群众”的原则,选配政治素质硬、业务能力强、有作为、敢担当的民警、干部、法律工作者开展驻村、驻景区工作。全镇共选派驻村民警8名、平安特派员8名、聘请法律顾问2名。驻村、驻景区民警每月工作时间不少于1天,平安建设特派员每天到村、到景区开展工作,法律顾问每半月至少到村、景区开展法律服务1次,当好政策法规“宣传员”、矛盾纠纷“调解员”、社情民意“信息员”、平安建设“督导员”、基层法治“指导员”、法律诉求“咨询员”,营造了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社会氛围。
5.建强“治安户长制”队伍。通过群众推荐、派出所审查、公示公开、镇政府命名的程序,选聘67名具有一定法律基础、思想觉悟高、工作责任心强、有较高威望的群众担任“治安户长”,统一颁发治安户长聘书、统一配备小喇叭、哨子、治安袖标、强光手电等装备。在驻村民警的带领下,治安户长充分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群众基础好的优势,协助基层民警在治安线索上报、普法宣传、群防群治、特殊人群管理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驻村民警依托“治安户长平台”下发涉及疫情防控、流动人口管理、治安状况分析等方面的指令,引导治安户长拓宽服务渠道,在疫情防控期间,驻村民警通过“治安户长平台”下发指令198条,治安户长反馈指令1752条,使驻村民警全面掌握辖区流动人口底数等方面情况,构筑起了警民联防、群策群力的治安防控新格局。
临泽县倪家营镇通过镇村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搭建了镇、村、社三级信息互联互通平台,实现了“一站式接收、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的实战化运行目标,有效解决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厘米”的问题,创新了社会治理新模式。综治中心成为了平安建设的“指挥部”、矛盾化解的“统战部”、治安防控的“参谋部”、整体联动的“组织部”、景区安全的“保卫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