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张掖政法网,今天是 2025年08月13日 星期三
当前位置:首页 » 长安速递

张掖破解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密码

来源:张掖长安网 发布时间:2020-05-09 阅读次数:
字号:A A    颜色:

  本网讯 去年10月,地处河西走廊中部的张掖市,66名乡镇(街道)政法委员全部走马上任,在这个进疆入藏咽喉要地新添了基层“政法主管”。至此,张掖市在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中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落地生根,诸如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矛盾纠纷多元调处、网格化精细服务管理……一项项市域社会治理的生动实践清晰可见,迈出稳健步伐。


  谋篇布局,筑起市域社会治理的“体制之墙”。作为全省第一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市州之一,全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把加强和创新市域社会治理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同步部署,一体推进。省委常委、省委政法委书记胡焯先后两次深入城乡基层给予精心指导,市委市政府统筹谋划,充分发挥市级在规划设计、政策配套、整体推进方面的作用,调动市域内各类社会治理资源,初步形成了“坚持五治融合(政治、自治、法治、德治、智治)、完善三大体系(组织领导体系、工作网络体系、督导考评体系)、建设三大中心(综治中心、矛盾纠纷多元调处中心、便民服务中心)、推行六个一运行机制(基层治理一个平台指挥、派驻机构一体化管理、全科网格一张网覆盖、信息资源一个系统支撑、基层服务一个窗口受理、落实一次办结机制)”,形成了适合张掖市情、权责明晰、高效联动的工作格局,构筑起市域社会治理的“四梁八柱”。


  中心赋能,优化市域社会治理“体系之力”。全市对各级综治中心机构设置、人员配备、职能职责、经费保障等作出统一规范,精心设计,着力把四级综治中心打造成为“汇集多方力量、创新社会治理、深化平安建设”的实战化平台。市委批准设立市级综治中心为正处级事业单位,核定编制12名,内设“三科一平台”(综合科、专项工作科、平安建设科和雪亮工程平台)。县区综治中心为正科级建制,人员配备均达8人以上,县乡两级综治中心按照“整合资源、精干高效、化势互补、工作联动、方便群众”的原则,全部建立“中心吹哨、部门报到”的统筹协调制度和“六联”工作机制。在城市化水平较高的甘州区,综治中心已成为社会化服务的重要窗口。甘州区以“只进一个门,只跑一趟路”为工作理念,实施集约化办公。随着产业化发展的深入,跨地域矛盾纠纷逐渐增多,在甘州区国道227线乡村振兴示范带设施农业片区聚集的甘州区党寨镇、梁家墩镇相邻的6个村成立片区综治中心,把中心建在产业链上,构建起了片区联建、服务联动、矛盾联调的社会治理格局。目前,全市已实现四级综治中心全覆盖,各级综治中心都明确了信息汇总、综合研判、流转督办、绩效评估等工作职能,承担着统一指挥、及时响应、协调联动、有效处置等功能,推动事件处置高效化。


  市域社会治理的重点在基层,乡镇(街道)政法委员不仅是基层社会治理的执行者,更是基层社会治理的实干创新者。全市结合贯彻《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按照“五统一(统一任职标准、统一职能定位、统一工作平台、统一工作机制、统一考核奖惩)”的要求,经县区党委组织部考察、政法委审核,选拔政治素质高、综合能力强的科级干部担任乡镇街道政法委员,进入同级党委领导班子并兼任乡镇街道综治中心主任,并及时开展政法委员“大练兵”,开展理论武装“大培训”、阵地建设“大竞赛”、治理模式“大创新”、科技能力“大提升”、重点人员“大排查”,使基层社会治理领域成为乡镇政法委员的“练兵场”,有效推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在守正出新中拓展成果,在精耕细作中积厚成势。


  应民所呼,奏响市域社会治理“时代之音”。办事难、矛盾诉求化解、日常生活保障是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的三件大事,也是社会治理中的难点。全市着力打造全链条矛盾纠纷多元化调处中心,采取“中心吹哨、部门报到”的方式,形成了“窗口集中接待、现场调处化解、分类转办分流、跟踪督办落实”的“一站式”调解化解模式。在全面推广甘州区、山丹县两个先试先行县区治理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传承发展“枫桥经验”,社会治理领域又探索出许多创新之举。优化政务服务中心的职能,由综治牵头、部门联动一体化运行,百姓只进一次门、跑一趟路就能解决问题。县区设立12345政务服务热线,24小时受理民生诉求,实行“一号对外、多机连接、集中受理、分类处置、按责转办、各方联动、限时办结、依法处理、结果反馈、保密安全”的运转模式,全时段向社会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服务,让广大群众真切地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平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基层社会治理要重心下移。遵照总书记的指示,张掖市探索推进基层治理“五治”融合,不断创新完善制度机制,激发社会治理活力。全市围绕基层党组织构建“群众自治圈”“社会共治圈”“网格服务圈”“平安共享圈”,组建成立“百姓参政团、道德评判团、百事服务团”,形成了“大家一起干、好坏大家判、事事有人管”的基层治理体系。结合“雪亮工程”建设,在市综治中心高标准建设政法大数据中心,融综治信息系统、综治视联网、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于一体,实现各部门网格及数据资源互联互通、共享共用,构建了“综治中心+信息化+网格”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实施精细化网格管理,将“千万格”汇聚成“一张网”,从发现问题,到上报综治中心,再到事件流转处理、网格验收成效,都通过网格加以解决,形成“上报、受理、分流、帮办、反馈、验收、考核、归档”各个环节的闭环。


  在统筹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过程中,综治中心建设汇聚了基层治理合力,“五治”融合发展提升了群众的参与度,多元矛盾化解增强了群众的认同感,智能化建设实现了基层治理的跨越发展,去年以来,全市越级上访案件同比减少36% ,90%的安全隐患和矛盾纠纷在基层都能得到及时化解,重大纠纷排查化解率达98%以上,2019年张掖市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达96.16%,同比提高2.58个百分点,法治甘肃建设群众满意度评价,张掖市排名全省第二。(张掖市委政法委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