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张掖政法网,今天是 2025年07月02日 星期三
当前位置:首页 » 县区动态

法治建设谱新篇 法治新风润枣乡——临泽县全面加强法治建设

来源:张掖长安网 责任编辑:薛皓方 发布时间:2020-07-30 阅读次数:
字号:A A    颜色:
本网讯 近年来,张掖市临泽县以提升全县人民群众的法治获得感和幸福感安全感为目标,坚持打基础、立支柱、建体系,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统筹推进制度建设、依法行政、公正司法、普法守法,不断深化依法治县实践,持续推进法治临泽建设进程,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了浓厚的法治环境。
 
加强党对法治建设工作领导。一是健全党委领导机制。成立县委书记为主任的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下设制度建设、行政、司法、守法四个协调小组,分别由县委分管领导任组长。制定依法治县委员会和各协调小组工作规则,在县司法局下设依法治县委员会工作办公室,承担依法治县委员会日常工作。县委常委会定期听取法治建设工作情况汇报,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专题研究部署法治临泽建设工作,形成有序推进依法治县的工作机制。二是落实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推动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总责、部门分工协作、公众参与的法治建设工作格局。完善县委依法决策机制,审议县政府提交的重大决策事项,听取人大、政府、政协及“一委两院”工作汇报。各级党政机关及时研究制定推进本系统、本单位法治建设工作的举措,健全党政机关法律顾问制度,党委文件、重大决策事项均由县司法局进行合法性审查。三是提高依法执政能力。县人大常委会对“一府两院”贯彻执行宪法及有关法律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每年组织开展司法机关公众开放日、党政负责人庭审观摩等活动。县委依法治县办每年组织开展对各部门、单位党内法规、重大决策执行情况监督检查2次。全面落实领导干部会前学法、任前学法、一月一学法等制度,县委常委会开展会前学法年均15次以上,新任科级干部实行“凡提必考”任前法律知识考试,各级领导干部结合“一月一学法”每年开展法治讲座12场次。
 
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一是强化依法行政能力。落实县政府常务会议和政府部门会前学法制度,定期举办领导干部法治讲座,领导干部尊法学法用法意识和执法人员执法水平显著提升。县政府常务会集体学法每月1次,每季度组织法治专题讲座1次,全县重点执法单位每年举办执法人员培2轮次,年均培训执法人员600人次。二是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建立健全县级部门权力清单2738项、乡镇权力清单138项,推动乡镇、部门单位履行法定职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消行政审批事项6项。推进“放管服”改革,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100%,公开705项事项“最多跑一次”。开展“减证便民”行动,取消证明事项153项,营商环境不断优化。三是完善备案审查机制。制定规范性文件审查备案审查各项制度。2019年共受理规范性文件送审稿11件,合法性审查率、报备率均为100%。清理评估涉及产权保护、民营经济发展等方面规范性文件,废止4件,宣布失效18件,修改9件。全面放宽市场准入,缩短企业开办时长,开展企业法律体检等活动12场次。四是健全依法决策机制。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县政府成立7人组成的法律专家咨询委员会,聘请法律顾问5人。全县7个镇、37个部门单位聘请了法律顾问,对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事项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依法进行合法性审查和风险评估。2019年以来共审查通告、合同、决策文件46件,对99项重大事项进行了风险评估。五是依法规范行政执法。城市管理领域行政执法权实行集中综合执法,建立“2+5”联合行政执法机制(临泽县联合行政执法规定、临泽县联合行政执法工作方案和市场监管、城市管理、安全生产、文化市场及娱乐场所、生态环保等5个重点领域联合执法实施方案)。建立485人的执法人员数据库。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全面实施,全县35个执法主体公示行政许可805条、行政处罚84条。扎实组织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活动和行政执法示范单位创建活动,不断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六是依法监督行政权力。县政府及时向县人大常委会专题报告上年度依法行政工作。定期对各镇、各部门单位依法行政工作进行督导检查。2019年,县政府及有关部门共参加行政应诉24起,已审结16起,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92%。畅通行政复议渠道,积极受理行政复议申请,依法办结率100%。七是全面推进政务公开。积极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阳光政务”。2019年,通过省政务服务网、临泽公务网等平台公开各类政府信息2856条,受理群众咨询、投诉、建议等3516件,按时答复办结3365件,答复率达95.7%。
 
不断提升执法司法公信力。一是深入推进司法行政改革。将县司法局、法制办力量进行整合后重新组建了县司法局,发挥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办公室统筹推进行政执法、刑罚执行、公共法律服务等职能作用,全面抓好法治宣传、人民调解、社区矫正、安置帮教、法律援助、公证服务、律师监管等司法行政各项业务工作,为全县经济发展提供了有效法治保障。二是着力夯实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整合律师、公证、法律援助、人民调解、法治宣传等力量资源,建立县、镇、村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让群众零距离享受高效优质的法律服务。全面落实“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制度,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为全县7个镇、76个行政村(社区)聘用法律顾问。2019年来,全县律师办理各类诉讼案件796件,参与调处重大矛盾纠纷48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331件,受援群众达2000余人次;办理各类公证案件1280件,为困难群众减免公证费4.5万余元。三是探索创新特殊人群监管模式。投资75万元建成社区矫正远程视频督察系统,打造新型管理服务平台,为社区服刑人员定制电子腕表,实行“手机+电子腕表”双重定位监管。目前,全县在矫无脱管、漏管和重新违法犯罪现象发生。四是积极加强律师队伍执业监管。每月组织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开展集中学习,定期围绕全县重点工作和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开展研讨交流。组织法律顾问进企业开展“法律体检”活动和公益法律服务活动,为县域企业经营发展提供法律服务。2019年以来,共组织律师学习18场次,集中研讨5次,开展进法律顾问进企业3轮次。五是不断优化执法司法工作力量。完善人民陪审员工作机制,协助县法院选任68名人民陪审员,人民陪审员参与审理案件464件。选任人民监督员5名,公益诉讼观察员5名,在生态环境资源保护、国有资产保护、食品药品安全等领域开展公益诉讼,发出诉前检察建议35件。
 
着力推动法治社会建设。一是深入学习宣传宪法。将宪法作为落实全县“一月一法” “法律八进”、普法责任清单等制度的重要内容,以“12·4”国家宪法日和宪法宣传周等活动为契机,组织开展宪法专题学习宣传135场次,引领全社会形成自觉维护宪法法律权威、自觉依法办事的新风尚。二是纵深推进法治宣传教育。梳理、审定、公示50个县级部门单位普法责任清单300项,明确各部门单位的普法责任,推动“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落实。围绕各类节庆活动,通过新媒体普法、“法律八进”等线上线下方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法治宣传活动163场次。组织全县各级普法宣讲团和普法志愿者深入镇村开展法治宣讲86场次,以案释法活动48场次。三是持续提升司法所规范化建设。投资35万元对全县7个基层司法所配备办公桌椅和翻拍仪等办公设施设备,对3个基层司法所业务用房重新进行粉刷维修,有效改善了基层司法所办公环境。依托司法所新建成高标准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1个,高标准社区矫正工作室1个。1个司法所被表彰为“全国先进司法所”,4个司法所被命名为省级规范化司法所,1个司法所被命名为全省“标兵司法所”。四是不断夯实社会治理机制。加强基层人民调解员、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等法治建设队伍,发挥“五纵十横”人民调解组织作用,完善人民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诉讼等相互协调、有机衔接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全县各级人民调解组织矛盾纠纷调解率达99%以上。畅通信访维权渠道,及时受理群众来信来访。依法开展社区服刑人员矫正工作,落实刑释放人员监管措施。五是“五治”融合氛围浓厚。完善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五治融合”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深入开展基层民主法治示范创建、村规民约修订、五星文明户评选、法律明白人培养、以案释法等活动,推动基层“五治融合”的渗透力和影响力。至目前,全县创建有1个“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8个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打造高标准“三治融合”示范点7个,各类法治文化示范点74个。(张掖市委政法委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