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服务是基层治理中润物无声却至关重要的一环。近年来,临泽县坚持把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作为创新社会治理、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抓手,积极探索实践,通过织密服务网络、建强专业队伍、做优精准服务,构建起全域覆盖、高效协同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为基层社会治理注入了“心”动能,增添了“心”底色。
体系赋能,织就“全域覆盖”一张网。成立县社会心理服务指导中心,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作为平安建设暨主动创稳的重要内容,整合卫健、教育等部门资源,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行动同步,成为全县社会心理服务的“指挥大脑”和“技术引擎”。依托基层综治中心建立乡镇社会心理服务工作站7个,组建心理咨询室26个、心理健康服务平台4个,社工组织建立心理服务平台4个,面向辖区提供心理咨询、危机干预、人员培训等综合性服务,承上启下,辐射周边。村社扎牢“根须,在村(社区)依托现有场所,设立心理服务室或咨询角,由网格员担任“心理管家”,负责日常宣传、需求摸排和初步疏导,将服务延伸到“最后一米”。
专业赋能,锻造“精益服务”一支队。积极构建“社会组织+专业团队+志愿者”工作体系,精准对接普通大众、特殊人群、重点群体差异化诉求,推动社会心理健康服务从“全覆盖”向“高质量”迈进。组建社会心理服务专家督导、疏导骨干、科普宣讲、志愿服务等队伍10支490余人,分层分类开展线上线下培训,不断提升社会心理服务专业能力。开展心理健康知识“五进”活动,每年面向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普通群众举办专题讲座100多场次,制作并发布心理健康科普宣传图文、短视频130期,覆盖20余万人次,制作电视节目8期,构建起全方位、立体化的心理健康科普宣传矩阵,引领带动广大干部群众心理健康良性发展。
服务赋能,彰显惠民实效内生力。每年对低保户、空巢老人、社区矫正对象、刑满释放人员等重点群体开展“冬日暖阳”“夏日惠风”系列心理援助活动。组建“小燕子”青春关爱服务队,开设青少年生涯规划“心理辅导课堂”,进行个体疏导500余人次,开展《气定神闲的青春》《我的梦想曼陀罗》等团体辅导12场次、儿童沙盘游戏团体辅导34场次、校内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团体心理辅导5场次,从源头上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事件发生。开展《安住善心·五福临门》村民团体心理辅导46场次、《邻里和睦·社会和谐》主题居民团体心理辅导5场次,帮助居民认识和谐邻里关系的重要性,学习交往策略与禁忌,激发共建和睦社区、维护社会稳定的内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