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市检察机关以新时代“枫桥经验”为引领,立足“案结事了人和”目标,构建“张检好枫景”总品牌与六县区特色子品牌协同发展的“一核多元”控告申诉工作体系,通过基础建设升级、检调对接机制、综治平台联动等举措,实现矛盾纠纷源头治理和实质化解。将高质效办案与基层社会治理深度融合,立足现有条件基础,以关口前移,筑牢“预防”防线;畅通路径,疏浚“受理”渠道;多元协调,打造“办理”枢纽;标本兼治,深化“治理”效能四个方面为主线,高标准打造控告申诉检察工作品牌。以六县区院“甘检为民 绘枫和畅””临枫安和”“高枫谅解”“丹·阳”“枫和民安”“肃检调解 南事不难”为载体,打造全市检察机关控告申诉“张检好枫景”品牌矩阵,助推全市检察工作在全省创新创优、争先进位。
矛盾风险化解端口深度前移
认真开展“三官一师两员进社区”活动,建立“上门办案+一体化服务机制”,组织干警下沉乡镇、街道、社区,把带案下访、矛盾化解、上门听证、跟踪回访、司法救助作为重点任务,突出关注土地流转、民间借贷、邻里矛盾等风险隐患“萌芽点”。肃南县院立足区域品牌特色,建立“一碗奶茶”调解工作室,组成“双语先锋队”,前往偏远牧区,用乡音土语向牧区百姓讲解检察机关职能,解读国家法律政策,以案释法,守护少数民族群众合法权益。截至目前,排查化解矛盾纠纷50余件。
创建智能体拧实联系群众纽带
规范12309检察服务中心建设、开通特殊群体“绿色通道”、开发“AI智能体”等措施优化信、访、网、电案件受理流程,将12309检察服务中心建设成为民服务的窗口、监督履职的关口,甘州区院“甘检为民 绘枫和畅”依托智能体后台部署5类框架性问题、7大类具体性问题,充分发挥智能体在普法宣传、法律咨询、民意收集、涉法涉诉信访程序选择方面的引导作用。配套制作宣传海报,向全区各乡镇、街道、综治中心推送智能体端口二维码,提升便民服务水平。
打造“一站式”检察为民服务平台
民乐县院以“枫和民安”品牌建设为核心,对12309检察服务中心进行全面升级改造,优化空间布局,划分功能区域。各县区院12309检察服务中心入驻各县区综治中心,依托综治中心,设立一体化接待窗口,提供控告申诉接待、国家赔偿与司法救助申请服务。对接中心建设的人民调解室、法律咨询室、心理辅导室、宣泄室等,打造“一站式”服务平台,截止目前,平台实际化运行并接待信访案件124件次。
充分发挥检察一体化履职优势
高台县院以“高枫谅解”品牌工作室为载体,高效落实“四级七天”矛盾调解工作法,发挥各级在矛盾化解中的主要作用,凝聚合力,联合法院、公安、综治、乡镇等部门,开展“矛盾纠纷联合化解”行动,通过信访案件难易程度,构建起四级分类办案模式,截止目前,简单信访接访人员“立马办”67件;复杂信访由控申办案组“团队办”7件;疑难信访院领导包案“合力办”5件;特殊信访全院协调“暖心办”3件,不断提升矛盾化解率和信访案件办理效率。
构建多元化综合协同救助格局
临泽县院“临枫安和”工作品牌,致力于压实办案责任,加强风险联控,联合11个部门共同会签了《关于加强国家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衔接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推乡村振兴的意见(试行)机制。在办案中把司法救助和化解矛盾纠纷有机结合,认真贯彻“前端救助”理念,构建“1+N”多元救助工作机制,将“当下救”与“长期助”结合起来,针对因案致贫的困难群众及未成年人特殊群体,积极对接多部门数据资源,运用数字检察技术,精准筛查司法救助线索,化解社会潜在矛盾风险。截至目前,办理国家司法救助案件16件,发放国家司法救助金16案18人38.48万元。
积极推广可复制的工作经验
全市控申品牌各具特色、优势互补,成效突出。山丹县院与县妇联、县司法局联合成立了“丹·阳”困境妇女儿童救助中心,省妇联对该院控申品牌给予了充分的肯定。甘州、高台、市院撰写的典型案例、多篇经验材料被省院控告申诉检察工作期刊刊登,并被法治甘肃网、甘肃法制报、市委政法委等媒体刊登,陇原政法、陇原剑通过学习强国、今日头条、公众号等多载体转发。
下一步,检察机关将深入调研本地实际情况和群众需求,结合控申检察工作职能,深挖品牌内涵,突出品牌特色,运用品牌工作方法,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提高案件办理质量和效率,实现案结事了人和,让更多的群众感受到检察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