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张掖政法网,今天是 2025年07月03日 星期四
当前位置:首页 » 法治建设

打造“优无止境”的营商环境——肃南县法院优化营商环境综述

来源:肃南县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高睿蔓 发布时间:2025-02-11 阅读次数:
字号:A A    颜色:

优质的司法服务是企业的“定心丸”,公正的法治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近年来,肃南县法院始终扛牢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政治责任,扎实开展“访企业、提建议、优环境、促发展”行动,为市场主体增活力、企业家维权益、群众添便利,保驾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制度引领,筑牢营商环境法治根基

制度是保障工作运行的基础。肃南县法院党组高度重视此项工作,2024年年初就成立了由院长任组长的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各部门密切配合,同向发力,坚持高标准要求、高规格调度、高频次推进。一年来,严格执行《肃南县深入推进优化营商环境提质增效年行动方案》《肃南县优化营商环境投诉举报问题回应机制》等系列文件,院党组第一时间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制定了《肃南县法院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整改方案》及对标提升责任清单,细化明确工作目标,压紧压实工作责任,为工作有序开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为最大限度推动形成工作合力,以司法作风整治为契机,制定了《肃南县法院持续深化司法作风整治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实施方案》,厘清责任边界,拧紧责任链条,有效提升了工作效能。

审执赋能,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

充分发挥审判职能,高速高效处理涉企案件,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中主动担当。2024年4月上旬,立案庭收到肃南县某供热公司提交的20份起诉状,要求本院依法判令该20户居民交纳自2013年以来的拖欠的采暖费36万余元。承办法官在征求当事人同意后,当即启动诉前调解程序,组织双方进行调解。经过调解员的耐心调解、多番沟通后,在一周时间内对涉诉的20件案件予以妥善调处。在案件办结后,向某供热公司发出司法建议书,重点围绕加强供热企业管理、规范热费收缴制度、构建和谐供热关系等方面内容建议供热公司向供热用户提供安全、稳定、质量合格的供热服务,建立健全供热运营管理制度、服务规范和安全操作规程,维护企业和供热用户合法权益,护航企业健康发展等内容。该份司法建议书发出后,某供热公司高度重视并采纳了法院的建议,对公司内部存在的问题及时加以整改。

更新执行理念,丰富执行手段,全力兑现企业胜诉权益。秉持善意文明执行理念,因案施策,规范高效执行涉企案件,依法保护企业合法权益。对被执行企业慎重采取财产保全、信用惩戒及其他执行强制措施,平等保护各方主体的合法利益。灵活采取执行措施,对于维持生产经营必需的厂房、机器设备尽量活查封,审慎冻结被执行人企业基本账户,支持合理置换查封财产,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不利影响。

聚焦终本案件出清工作,对清仓核查的案件坚持“一案一策”原则,着力推动终本案件实质性化解。2024年,共出清终本案件76件,执行到位金额2047.48万元,通过终本出清实质性化解涉执信访案件2件;聚焦企业胜诉者权益兑现问题,部署开展“清理企业账款拖欠行动”,让企业能确确实实拿到真金白银。2024全年,共办结涉企案件62件,挽回损失4662.61万元。

服务升级,增强人民群众司法获得感

双语审判、调解是保障少数民族群众合法权益的重要举措,是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有力保障。针对辖区有汉、裕固、藏、回、蒙古、土族等二十个民族,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发生矛盾纠纷后,解决很不方便的情况,肃南县法院紧扣全县“高质量发展建设各民族共同富裕先行区”主题,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找准司法服务和优化营商环境的结合点和切入点,挑选精兵强将,倾力打造“石榴籽”双语特色法庭,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实质性化解矛盾纠纷。

2024年7月,在少数民族人口较多,且相对集中的乡镇皇城法庭派驻精通本民族语言和汉语的裕固族法官1人、藏族书记员1人、蒙古族法警1人。三名干警在审理案件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充分使用本民族语言沟通交流,主动履职,促成矛盾纠纷事心双解。2024年,皇城法庭干警用双语解决多起合同纠纷案件,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法律效果、政治效果。

结合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要求和开展的“万名干警联万企”、“干警包抓联企业”活动,定点联系、定期走访、跟踪服务,提供常态化、精准化司法服务,不断延伸司法服务职能,针对企业已经出现的涉法问题,积极提出司法建议,帮助企业依法维权,有效提升企业防范化解风险能力,阻塞了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漏洞。

千帆一道带风轻,奋楫逐浪天地宽。下一步,肃南法院将持续优化审判执行工作,加强产权保护,规范市场秩序,为企业营造稳定、公平、透明的法治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