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张掖政法网,今天是 2025年01月13日 星期一
当前位置:首页 » 法院视窗

民乐县法院:聚合执行“四力” 推动执行工作提质增效

来源:民乐法院 责任编辑:高睿蔓 发布时间:2024-06-20 阅读次数:
字号:A A    颜色: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今年以来,民乐县法院以执行工作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紧盯当前制约执行质效的瓶颈性问题,聚焦“公正与效率”,推进形成以执行动力、执行效力、执行威力、执行活力多元联动的立体化执行工作体系,切实推动执行工作提质增效。

以加强双源同治为思路,增添执行动力

聚焦源头预防、前端化解等重点环节,持续加强内部立审执衔接配合。推动“以保促调”“以保促执”,积极做好诉讼保全申请引导,多措并举提高财产保全率,从源头减少执行案件增量;推进诉前调解和执前和解有效衔接,通过“诉前调解督促”“诉中加强保全”“执前力促和解”“全程告知法律后果”提升当事人主动履行义务的自觉,促进形成自动履行为主、强制履行为辅的诉执一体工作模式。2024年1-5月,共受理保全类案件215件(2023年同期56件),较去年同期同比增长305.7%,保全成功1566万元(2023年同期576.8万元),较去年同期同比上涨171.5%。

以严格规范管理为牵引,增强执行效力

全面推动执行指挥中心实体化运行。进一步拓宽集约事项。加强对“两终”案件、超期未结案件等重点案件的监督管理,严格实行日汇报,周通报,月总结、季分析制度,督促执行案件质效提升。进一步优化管理模式。全面实行“法官办案+中心办事”运转模式,推行分段集约、区块链执行工作机制,大幅度缩短案件办理时间,提升执行质效。2024年1-5月,首执案件平均办案用时48.09天(2023年85.37天),较去年缩短37.28天。进一步严格案款管理。严格实行“一案一账号”制度,实现执行案款账户“专户专用”,加强账户动态监督提醒,杜绝出现不明案款及超期未发放现象。立审执当事人账户全程留痕,实现从源头直观追溯案款流向。

以加大执行力度为抓手,提升执行威力

依托“1+3+N”联动执行工作机制,持续加大联动执行力度,扎实开展全县“法院+公安+司法+网格+N”联动执行专项攻坚行动、“2024夏季执行攻势”等专项执行行动,综合运用信用惩戒、拘传拘留、移送拒执等强制措施,严厉打击规避执行、抗拒执行行为,进一步彰显司法权威。2024年1-5月,共执结案件1143件,执结率63.53%,结案标的额1.72亿元。加强涉案财产处置。冻结资金2190万元,查封房产、土地和车辆131件,腾退房产1套。网络拍卖12次,成交1件,成交额3.05万元。做好失信分级分类惩戒。限制高消费1383人,列入失信被执行人“黑名单”172人,司法拘留64人。建立“失信+舆论”双惩戒机制,发布集中执行动态23期,曝光失信被执行人4期82人,发布悬赏公告9期9人,有关推送阅读量超10万人次。

以注重善意文明为路径,激发执行活力

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针对涉农村土地纠纷、劳务纠纷、工伤赔偿纠纷、抚养费纠纷等一批民生案件开通执行绿色通道,特事特办、急事快办,2024年1-5月,共执结涉民生案件386件,结案标的额573万元。畅通执行信访渠道。健全执行接访机制,认真落实“有信必复”工作要求,聚焦三类涉执信访案件开展集中清理,实质性化解涉执信访矛盾,第一季度案访比排名全省第一。加大执行救助力度。进一步畅通救助渠道,规范司法救助案件办理,做到应救尽救,今年来,共向符合条件的4件执行案件申请执行人发放救助金9万余元。开展执行法官“送法上门”“送策上门”6次,为辖区企业提供精准化司法服务。实施信用承诺和修复机制,对有履行意愿、如实申报财产并作出履行承诺的企业,暂缓适用强制措施,引导涉案企业恢复履行能力,积极推进企业信用修复工作,消除企业在招标投标、市场准入等方面的限制,全力优化营商环境。2024年1-5月,共执结涉企案件442件,为企业修复失信2次,企业法定代表人解除限高10人次。

下一步,民乐县法院将持续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以推进执行规范化、信息化建设为重点,以强化执行措施为震慑,以加强执行队伍建设为保障,不断提高执行能力,更新执行理念,创新工作措施,打好执行组合拳,加速实现公平正义“可触可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