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是法治建设的灵魂和血脉,为法治建设提供文化基础和支撑。近年来,张掖市把加强法治文化建设作为深化法治张掖、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三位一体”建设的重要抓手,聚焦“五化”,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为全面依法治市提供强大精神支撑和内生动力。
阵地建设立体化,让法治文化更有传播力
将加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作为普及法律知识、传播法治精神、弘扬法治文化建设的有力载体和抓手。
一是实体阵地全覆盖,按照“一县区一特色”“一乡镇一品牌”“一村居一主题”“一部门一重点”的原则,将法治文化阵地建设纳入全市文化产业发展大局,全面加大法治主题公园、广场、长廊等法治文化景观设施建设。至目前,全市建成法治文化实体阵地1340多处,展出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解读、以案释法典型案例等3200多条(块),方便广大群众学法用法。张掖市法治文化主题公园、市国税局税收法治宣传教育基地被命名为全省第二批法治宣传教育基地。
二是网络阵地村村通,积极实施“互联网+法治宣传”战略,利用现有的门户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开办普法专栏400多个,开通抖音、快手等普法账号30多个;组织村(社区)法律顾问、“法律明白人”建立村村通服务群900多个,推送法律法规解读、以案释法典型案例等信息3200多条,开展线上有奖知识竞答活动15场次,与实体平台共同构筑了立体式的社会主义法治文化阵地。
作品创作多元化,让法治文化更具吸引力
坚持以优秀的法治文化作品吸引人、感染人,积极打造体现张掖特色、“接地气”的优秀法治文化产品。
一是线上创作蓬勃开展,广泛组织开展“法润张掖 德行万家”等普法微视频、微电影征集展示活动,累计创作《水浒外传---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等法治微动漫、微视频、微电影等160多部,在各类平台广泛播出,寓教于乐,用群众愿意听、听得懂的方式普及法律知识、传播法治精神。11部作品荣获全省法治动漫微视频征集展播活动奖项;《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安全 防止违法金融诈骗》荣获全国普法微电影征集展示活动一等奖。
二是线下展播形式多样,组织全市法治文艺爱好者、文化团体广泛开展法治书画、法治摄影、法治公益广告等创作展示活动,组织开展“宪”出你的才艺、“宪”在进行时、传统法治文化故事展等展播活动16场次,展出各类法治文艺作品400多件;编印《张掖市以案释法典型案例读本》《张掖市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读本》家庭版、初高中版、幼小版等“八五”普法书籍60多册,送法入户、送法入校,方便广大群众学法用法。
文化活动常态化,让法治文化更富亲和力
按照“一月一主题”,将法治文化活动与各类节点相融合,让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有形呈现、有效覆盖、深入人心。
一是与传统节日相融合,在春节、元宵等节点,进村入社开展“丹墨飘香诗韵雅·法治春联贺新春”“法治灯谜闹元宵”“法治电影展”等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60多场次;
二是与重要节日相融合,在“五四”青年节、“六一”儿童节等节点,开展“学法你我他·法治建设靠大家”“童言童语话法治”“童心巧手绘法治”“模拟法庭”等法治实践教育活动40多场次;三是与节点宣传相融合,在宪法、民法典等法律法规颁布纪念日组织开展宪法宣誓、有奖知识竞答、闯关问答等学法用法活动160多场次。通过开展形式多样、载体丰富的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让法治宣传走进群众、吸引群众、靠近群众、服务群众。
品牌创建特色化,让法治文化更具生命力
各县区结合各自区域特点,因地制宜打造主题鲜明、特色突出的法治文化建设品牌。
甘州区组建“法润甘州”法治文艺小分队,编排《“八五”普法快板》《民法典---小媳妇回娘家》等节目10余部,进村入社开展演出受到了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
临泽县牢牢抓紧领导干部“关键少数”学法用法,由县委、县政府带头,常态化组织开展“一月一法”专题学法活动,不断提升国家公职人员法治思维和法治意识。
高台县“法德进家”活动常抓常新,组织普法志愿者、人民调解员、法律明白人等送法入户,为群众提供法治咨询、法律服务。
山丹县开展“普法星期五”活动,每周五下午组织县直部门单位在中心广场开展法律法规学习宣传和以案释法宣讲活动。
民乐县将法治文化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紧密衔接,在新农村建设中因地制宜打造法治文化广场、法治长廊、法德讲堂40多处。
肃南县针对少数民族地广人稀的特点,打造“一网两微三台一终端”(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人民政府网站“法治宣传”专栏, “肃南普法”微博和“肃南公共法律服务”微信公众号平台,肃南县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12348热线平台、微信群网络服务平台,“肃南县公共法律服务”APP手机客户终端)“互联网+法治文化”品牌,让广大农牧民群众足不出户就可以解决法律问题。
法律服务一站化,让广大群众更有获得感
坚持法治为民,全面加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为广大群众提供优质高效、普惠均等的公共法律服务。
一是打造“全方位”服务平台,整合律师、公证、人民调解、法治宣传等服务资源,建成市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个,县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6个、乡(镇)公共法律工作站66个、村级公共法律服务室753个。
二是打造“全时空”服务体系,开通张掖市法律援助微信公众号,“12348”服务热线,着力构建网上电话咨询、视频咨询、在线咨询、法律法规查询、以案释法、法治宣传、业务指引申办等一体的网上服务平台。
三是开通“便民为民”绿色通道,广泛开展“法援惠民生”专项行动,畅通法律援助渠道,推行经济状况告知承诺制,2022年以来,依托已建成的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先后开展法治宣传320场次、法治咨询2400余人次,提供法律意见450条、办理公证业务3410件、司法鉴定业务780件。
通过聚焦“五化”建设,全市形成了“地域有特色、部门有特点、行业有亮点”的法治文化建设新格局,激活了城市法治基因,法治宣传教育的渗透力和感染力不断增强,营造了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法治环境和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