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张掖市民乐县探索建立党建引领下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坚持以“小切口”引领“大变化”,最大限度聚集资源、创新模式、下沉服务,着力提升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效能。
坚持党建引领 汇聚基层治理合力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压紧压实党委主责、政府主抓、政法主战、部门主建、基层主防的主动创稳责任体系,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优势,坚持服务保障群众、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排查化解矛盾风险“三条线”协同发力,形成维护国家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的强大工作合力。聚力构建“党建引领、社会化共建、网格化治理、一键式响应”基层治理新机制,健全“党工委—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联系户”五级组织体系,形成区域统筹、条块协同、上下联动的社会治理新格局。规范社区党建活动阵地建设,实现组织联建、党员联管、活动联办、资源联用、品牌联创。推行“党支部+网格管理+公共服务+法治保障”工作制度,全面释放社区党组织红色动能,引领社区治理充满活力又安定有序。
坚持网格治理 激发基层治理活力
优化城市网格214个、农村网格190个、专属网格44个,实现一网覆盖管全局。构建“1+2+4+N”(专职网格员、辅助网格人员、三官一师、党员)的网格力量体系,对网格内人、地、事、物、情、组织全覆盖走访巡查,帮助解决群众诉求,打造“五色”精品网格。选配“三官一师”157名,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米”。充分发挥“铁脚板+信息化”作用,推行网格“民情日记”工作法,实行每天日常巡访、每月重点巡访、每季度全面巡访,让网格员点对点、面对面、心连心服务群众,确保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情在网中结。
坚持多元共治 释放基层治理潜力
健全完善党建带群团工作机制,依托基层党群服务中心,整合综治、司法、民政、社保、工会、妇联等各类资源,构建“1+ N ”工作格局,建立多元治理共同体。凝聚县、镇(社管委)、村(社区)三级纵向管理和行业部门、业务系统横向联动工作力量,以社会组织为媒介、共建单位为支撑、“三官一师”为参谋、志愿先锋为补充、心理服务为能量,发挥地缘、人缘、亲缘优势,实现党建统领中心、资源力量下沉社区、基层治理和民生服务延伸楼院。注重从“五老”群体中确定党员联系户,更好发挥基层社会治理“前哨”作用。组建网格党支部、党小组,实行“一格多员、一员多能、一岗多责”的责任捆绑模式,构建以“社区党支部为核心、网格党小组为主体、党员个人为前端”的网格化新格局,形成“党员跟着支部走、群众跟着党员走”的“雁阵效应”。
坚持为民服务 提升基层治理能力
始终把听民声、察民情、聚民智、解民忧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实用、实战、实效”为导向,持续提升“三中心一网格”服务效能,完善纠纷受理、分流调解、诉调对接、跟踪督办等工作流程,推动纠纷消除于萌芽,隐患消弭于无形。加强调解组织建设,严格按照“八有”、“六统一”规范持续完善193个镇村调解委员会,道路交通、婚姻家庭、土地流转、物业管理、医患纠纷等19个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工作机制,建立完善调解员选聘管理、岗位培训、业务评优等制度体系,切实提升调解员能力水平。充分发挥调解能手的引领示范作用,完善14个个人调解工作室职能,努力打造了一批“做得好、信得过、叫得响”的调解工作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