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忠诚底色绘就平安张掖新画卷
——张掖市2022年政法工作综述
2022年,是党和国家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回望过去一年,循着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创造安全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全力推进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示范区创建、为彩虹张掖政法护航等政法工作的印记,张掖政法机关交出的履职答卷清晰可见:全市刑事案件立案数同比下降3.4%,破案数上升44.8%,治安案件发案数同比下降16.1%,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我市被评为2017-2020 年度平安甘肃建设示范市,公安工作考核位列全省第二,法院执行工作3+1核心指标位居全省前列,市检察院被最高人民检察院授予全国检察机关“文明接待室”称号,法治建设考核连续三年为优秀等次。
强化政治引领,着力铸牢忠诚品格。
全市政法机关始终把全面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坚持把党的领导贯彻到政法工作全过程、各方面,自觉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严格贯彻执行《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认真落实政法委员述职等制度,配套出台政法系统纪律作风督查巡查、综治督导等制度文件,修订完善重大事项请示报告、政治督察、政治轮训、执法监督等制度机制,对2个县区政法委和2个市级政法部门开展政治督查,党管政法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创新基层治理,持续提升治理效能。
高站位谋划推进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工作,大力推进城乡社区治理、市域社会治理“六大工程”,探索形成市域社会治理“12345”张掖模式。积极推行“网格化+信息化”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建成全科网格7452个。探索建立市、县区联动的数字化社会治理运营系统,网格治理效能得到极大提升。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大力推广高台县“四级七天”矛盾纠纷调解法,全市摸排各类矛盾纠纷6892件,化解率达到99.1%以上。深入推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试点工作,建立起100%覆盖县(区)、乡(镇)两级的心理服务平台。持续加强不良行为青少年、刑满释放人员等特殊人群的服务管理,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案事件继续保持“零发生”。
坚持打防并举,不断夯实平安基石。
持续提升“雪亮工程”建设、联网和应用水平,全市“雪亮工程”项目顺利通过中央政法委等部门联合验收。不断健全“六位一体”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成智慧安防小区360余个,完成重点单位“智慧内保”、娱乐场所“智慧管控”建设任务650余家。建成以110指挥中心为龙头,形成“1、3、5分钟”应急处置圈。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组织开展《反有组织犯罪法》集中宣传,全市办结线索53条,新打掉恶势力犯罪组织1个。扎实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全市共侦破养老诈骗案件59起,挽回群众经济损失540余万元。
主动服务大局,全面护航社会发展。
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服务高质量发展,扎实开展“进百企解难题”活动,全市法院受理涉企案件21278件、涉企执行案件11108件,执结9924件,执行到位标的5.4亿元。提前三个月完成年度不良资产清收处置任务,累计清收不良资产24.13亿。扎实开展绿色张掖建设司法护航行动,建立生态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加大污染资源环境、非法占用和破坏耕地林地草地等违法犯罪打击力度,办理生态环境资源保护领域公益诉讼案件227件,提出检察建议225件。坚持以基层有效治理助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组织动员政法干警、网格员、治安户长等群防群治力量投身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文明城市创建提供强力支撑。
深化司法改革,全力维护公平正义。
深入推进政法单位内部改革,将85%左右的司法资源配置到办案一线,一线办案力量较改革前增加15%以上。严格落实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常态化开展案件评查和执法司法规范化检查,落实中央和市级司法救助额160万元。持续加强诉源治理,大力推行一站式诉讼服务体系建设,甘州法院西郊法庭积极创新实践“马锡五审判方式”,建立“种子法庭”品牌,被人民日报等中央主流媒体报道。着力深化政法领域“放管服”改革,政法跨部门大数据协同办案平台建设深入推进,全市线下立案的2193件六类案件全部线上流转。深入推进“八五”普法,严格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实施2022年张掖市法治为民办实事项目13件。
全面从严治警,着力淬炼担当铁军。
始终坚持全面从严管党治警,教育引导广大干警不断增强拥护“两个确立”、践行“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加强新时代政法干警素质能力培训,强化实战训练,落实政法基层科、所、队、庭、室领导班子和广大干警集中轮训制度,政法干警的专业水平和实战本领显著增强。扎实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整改落实“回头看”,组织开展“严肃处置诬告陷害行为,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宣传培训和警示教育,全覆盖学习宣传滕启刚等政法英模先进事迹,组织观看政法干警违纪违法警示教育片,推动形成赶学比超、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