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张掖长安网
发布时间:2020-12-15
阅读次数:
本网讯 张掖市高台县坚持把公共法律服务作为司法行政部门联系和服务群众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为群众提供“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公共法律服务,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去年以来,高台县司法局被全国妇联表彰为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县法律援助中心被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表彰为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法律援助项目贡献突出实施单位、被司法部表彰为全国法律援助先进集体。
丰富法治宣传载体,提升法治宣传实效。始终把法治宣传教育当做公共法律服务的基础工作,以全民法律素质的提高,促进公共法律服务全面发展。2020年以“七五”普法考核验收为契机,组织各镇、各部门法律志愿者开展以“法律八进”为抓手,全方位、立体化的法治宣传教育。特别是针对民法典颁布实施,成立由政法部门和律师组成的民法典宣讲团,在全县巡回开展专题宣讲57场次。根据社区、学校受众群体,印发民法典单行本、摘编本和彩色折页3.5万册。各镇、村社区利用乡村大舞台、赶集日,结合“精准扶贫”和“结对帮扶”行动,采取“文化下乡”、“快乐老乡”等形式,先后组织送法进万家17场次、送法下乡95场次,法律进社区16场次,法律进校园51场次,发放各种宣传资料4.1万多份,受教育人数达11万人次。组织律师送法进企业11多场次,为经营管理人员和职工宣讲法律17场次。先后到梧桐泉、新民清真寺等宗教场所开展专题法治宣传活动6场次,发放宣传资料5000多份。结合“12·4宪法日”、张掖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实施等重要节点,印制了宪法和条例单行本2万册,并拍摄了“七五”普法专题片和《大湖湾》法治专刊。同时充分利用法治高台微信公众号、法律服务之家微信群等新媒体开展法治宣传,推送以案释法典型案例1100多例,编印发放以案释法读本3.4万多册。打造法治文化示范点,有效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加强法治文化建设,建成示范点21个,法治广场、法治长廊(街)等58个。
积极探索,创新调解工作模式。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成立高台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健全完善16个行业调委会,成立个人调解工作室2个,进一步完善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调解组织网络。结合工作实际,按照调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思路,积极探索实践“四级七天”“5+X”“情理法诉”调解法,以及“互联网+人民调解”模式、“律师+人民调解”等新思路,通过多种手段,联动协同发力,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目标。组织开展“疫情后期矛盾纠纷集中化解行动”和百日攻坚行动,2020年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278件,调解成功率达99%以上。
主动作为,加强法律顾问工作。把法律顾问工作当做服务群众,推进法治建设的重要工作来抓,全面落实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制度,为全县9个镇、39个县属部门、145个村(社区)聘请了法律顾问,将法律顾问费列入了县财政预算,健全了法律顾问相关管理制度和实施细则,在村(社区)建立了以法律顾问为中心的法律服务微信群,及时为群众提供“掌上法律服务”,将一村一法律顾问落到了实处,实现了法律顾问全覆盖。
加强管理,引导律师履行社会责任。司法局和县工商联联合下发《关于深入开展民营企业“法治体检”活动服务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的实施方案》,组织律师深入民营企业,帮助民营企业,防范法律风险,化解矛盾纠纷,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14名律师代表与14家非公有制企业代表结成对子,主动深入企业送法上门,为企业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为企业把好“经济脉”,开好“对症药”,行好“法律医”。今年以来,为民营企业办理案件25件,提供法律咨询和60余次,出具法律意见书8份,较好履行了律师社会责任。推行律师参与信访案件、重大矛盾纠纷调处以及律师值班工作制度,发挥律师的第三方优势,及时化解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隐患。今年共参与信访案件和重大纠纷调处28件(次)。
转变服务,拓宽公证服务领域。依托高台县政府政务服务中心公证窗口,利用“党员示范岗”、“便民绿色通道”,在坚持严格依法办证的原则下,对需要多人共同申请的公证事项,采取了在一定时段内分别接待和处理的方式,及时化解了办证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难题,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对于农村办公证的当事人,不能准时在上班时间办业务,公证处工作人员主动推迟下班时间,或者下午提早上班,耐心、细致地为当事人服务办证,保证服务质量。向民生领域拓展公证服务,将对特殊群体的公证服务作为服务民生的重点,帮扶困难群众。为老弱病残等当事人免费上门服务,特事特办,实行人性化服务。积极参与财政专项扶贫项目资金使用,证据保全、经济合同类和知识产权类涉企公证,高台县公证处采取主动服务、跟踪服务等方式扩展业务,充分发挥公证服务职能,下乡进村,积极为农村提供公证法律服务。2020年以来,县公证处共办理各类公证事项518件,其中民事类公证497件,经济类公证21件,比上年同期增长5%。接待来访1023多人次,
梳理品牌,优化法律援助服务。一是完善法律援助体系,实现应援尽援。在全县建成以县法律援助中心为主体,法院、看守所和9个镇法律援助工作站、145个村(社区)法律援助点为补充的县、镇、村(社区)三级法律援助网络,针对农民工、残疾人、老年人、留守妇女和儿童等特殊群体的法律需求,发挥法律援助网络健全、覆盖面广、贴近基层的优势,适时开展法律援助专项行动,做到应援尽援,为符合条件的弱势群体及时提供法律服务。二是切实转变作风,提升服务效能。落实法律援助律师值班制度,派驻律师在法院、看守所援助站近距离提供服务;建立法律援助律师库,对律师专业特长进行公示,全面落实“点援制”,实行援助律师及当事人双向选择、便捷服务;开展优秀法律援助律师评选表彰活动,提高律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创新制度机制,打造援助品牌。潜力打造“法律援助惠民生、助力农民工”“法律援助惠民生、助力残疾人”法律援助品牌,切实保障农民工和残疾人合法权益。成立“同心·高台律师服务团”,充分发挥律师职能作用和品牌优势,开展民营企业“法治体检”活动,增强非公有制企业负责人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企业改革与发展的能力,助推非公有制经济复工复产。四是强化监督评查,保证案件质量。严格执行案件评查工作制度,对法律援助案件补助经费发放前通过以案定补、严格评查、抽查回访等方式进行细致严谨的评查打分,按实得分数百分比计算补贴金额,对评查合格案件按得分情况发放补贴,对不合格案件予以退回。建立法律援助案件回访监督制度,通过电话回访、走访、旁听等多种形式对法律援助案件进行全程监督,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予以纠正。2020年截止目前全县共受理各类法律援助案件332件,受援人数591人,提供法律咨询1200人次,为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挽回经济损失900万元。(张掖市高台县司法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