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张掖政法网,今天是 2025年05月22日 星期四
当前位置:首页 » 法治建设

甘州区以机制创新为重点全面建立综治中心实体化运行模式

来源:甘肃长安网 发布时间:2018-08-31 阅读次数:
字号:A A    颜色:
 
本网讯 近年来,张掖市甘州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委政法工作部署要求,紧紧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坚持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平安创建,高起点谋划推进区、乡、村三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积极主动作为,落实“三项”保障
 
甘州区把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工作列入区字一号工程来抓,积极作为、强力推进。
 
一是强化组织保障。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多次听取工作进展情况汇报,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把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纳入党员领导干部绩效考评,层层签订责任状;严格落实综治领导责任制规定,对工作不力、推进缓慢的,给予通报、约谈、并挂牌督办,有力保障了工作顺利推进。
 
二是提供运行保障。按照人员倾斜、配足配强的要求,全区23个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265名村(社区)支部书记全部担任综治委主任,调整配齐各级综治中心主任、副主任300多人,吸纳整合相关职能部门入驻各级中心参与工作,明确乡镇(街道)分管领导、综治办主任、派出所所长等兼任综治中心副主任,协同开展工作,确保三级综治中心工作正常开展。
 
三是落实资金保障。把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逐年增加,实行“权随责走、费随事转”,村(社区)经费由区、乡镇财政倾斜补助。至目前,全区用于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治安防控体系、信息化建设、矛盾纠纷化解等工作的资金累计达5000余万元。
 
注重顶层设计,推进“四化”建设
 
甘州区以“四化”为目标全面推进三级综治中心建设。
 
一是建设试点优选化。坚持试点先行,在制定区、乡、村三级综治中心建设方案的基础上,确定6个乡镇(街道)、41个村(社区)为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试点,高标准打造区综治中心,发挥引领示范带动作用,为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树立榜样。
 
二是建设标准规范化。编制下发《甘州区三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标准》,从设置模式、标识名称、规章制度、档案资料等方面细化标准化,特别是将区、乡级综治中心视频监控研判室、心理疏导室、综合协调室、群众诉求接待厅和矛盾纠纷调处平台、综治信息平台的“三室一厅两平台”软硬件建设细化分解,为迅速铺开工作奠定了基础。
 
三是组织机构实体化。在人员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从全区购买服务选聘6人,从全区选调懂法律、善调解、接地气的年轻干部5人充实综治中心力量,并在工作经费及办公环境方面都给予大力支持。乡镇街道依托原社会服务管理中心,整合机构、人员、编制、经费,按照“综治办+综治信息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矛盾纠纷调处平台+N”的工作运行模式,组建三级实体化综治中心,有效整合部门力量,汇聚社会资源,提升了管理效能。
 
四是工作运行信息化。三级综治中心全部开通综治信息专网,为基层网格配备移动终端850部;制定日巡查、周汇报、月通报制度,确定专人,依托全省综治信息平台每日不间断地对网格上报的信息内容,进行网上巡查,对上报及录入平台的数据信息层层把关,确保信息的准确有效。建立定期研判督办机制,区综治中心每周对信息报送处置情况进行分析研判,提出工作对策,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
 
围绕一个目标,建立“五项”机制
 
一是建立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新机制。甘州区坚持继承和发扬“枫桥经验”,以三级综治中心建设为抓手,探索建立甘州区矛盾纠纷调处“只进一个门只跑一趟路”工作机制。按照信访矛盾纠纷“一站式服务、一揽子解决”的工作思路,依托三级综治中心,整合综治成员单位资源,集中设置群众诉求服务窗口,开门接待群众来访,形成窗口集中接待、分级转办、集中化解、跟踪督办落实的“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模式,打造信访矛盾纠纷集中受理调处化解新平台,建立工作倒逼机制,督促各级领导干部主动下访,提升矛盾纠纷化解合力。区上四套班子领导干部定期轮流到区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开展接访,牵头包案化解矛盾纠纷,司法、信访、法院、公安等部门确定专人常驻矛盾纠纷调处中心,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确定常驻中心法律顾问、律师、心理咨询师等专业人员,设置6个不同功能的调解室,区矛盾纠纷调处中心负责人根据信访矛盾情况随时召集相关负责人开展“坐堂会诊”,落实调解主体责任,联动调处重大疑难复杂纠纷,实现矛盾纠纷就近就地化解,真正实现群众“只进一个门,只跑一趟路”解决诉求的目的。
 
二是建立网格化管理服务机制。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模式,完善网格设置,将区域内所有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公共场所、老旧楼院全部纳入网格,不留空白,实现全覆盖;打造精品网格,统一为网格提供办公用房,配备办公设备,规范软件资料,实现网格管理理念人性化、对象多样化、队伍多元化、职责明晰化、手段数字化、方式流程化。以基层党组织为龙头,培育发展社区综治组织、群众自治组织、经济合作组织,把群众工作与社区服务管理结合起来,把便民服务、社会治理、维护稳定延伸到网格,形成层层落实责任、各级有人管事工作格局。建立网格管理队伍,采取乡镇(街道)负责人包村、村(社区)负责人包网格、网格干部包户包楼院的办法,确定管理岗位,合理配备网格工作人员,明确网格主任、网格工作人员职能职责,加强业务培训,提高网格工作人员自身素质和服务管理能力水平。
 
三是建立社会治安管控机制。全面启动实施“雪亮工程”建设,制定《甘州区雪亮工程规划设计方案》,加快公共安全视频联网应用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全区按照每村不少于10个监控探头布点,城区按照每年新增500个探头重点推进增点扩面,建成区级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共享平台,启动建设18个乡镇5个街道、265个村(社区)视频监控联网共享平台;试点推进视频监控资源延伸入户,依托广电有线电视网络,开发“居家视频巡查”、发现隐患“一键报警”等功能,让群众参与治安防范,全面提升治安防控水平。
 
四是建立社会心理服务疏导干预机制。扎实开展社会心理服务疏导和危机干预试点工作,依托综治中心建立心理疏导室25个,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导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者、志愿者、心理咨询师等专业组织和专业人员,入驻综治中心心理疏导室参与社会心理健康服务疏导和危机干预,搭建基层心理服务疏导平台,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加强重点人群心理服务疏导和心理干预,依托各级心理疏导室全面普及心理健康教育,降低重点人群社会稳定风险。
 
五是建立常态化工作责任落实机制。制定工作考核评价制度,完善绩效考核体系,综治中心负责组织开展辖区内综治工作(平安建设)考核评价;制定派驻单位人员绩效考核办法,定期考核评定,将考核结果通报其主管部门,将督查结果作为年度考核和领导干部实绩考核的重要依据;强化责任分解落实,采取工作包片、任务包项、案件挂牌的方式,把工作责任细化分解到人,确保综治中心规范化运行责任落到实处。
 
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使甘州区综治工作实现了从单兵作战到整体联动的转变、从各自为政到统筹推进的转变、从指导协调到指挥实战的转变,有效提升了工作效能,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今后,甘州区将继续在省委政法委、省综治委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坚持民生优先、服务为先、基层在先的理念,把综治中心做实做细做强,为把甘州建设成为全省平安、和谐、幸福的区域中心城市而奋勇前进。(张掖市甘州区综治办供稿 李军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