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张掖政法网,今天是 2025年05月23日 星期五
当前位置:首页 » 法治建设

张掖市民乐县全力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来源:张掖长安网 发布时间:2018-08-14 阅读次数:
字号:A A    颜色:
 
打基础 抓规范 凝合力
 
张掖市民乐县全力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本网讯(通讯员 韩克韬)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综治中心是新形势下创新社会治理,深化平安建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平台和抓手。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政法工作会议精神,根据省委、市委关于做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要求,张掖市民乐县紧紧围绕建设幸福美好新民乐总体目标,牢牢把握创新社会治理、深化平安建设、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的目标要求,整合优化资源力量,强化科技信息支撑,大力加强基层综治组织规范化建设,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有力地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建设“一个平台”,整合资源形成合力
 
依托各镇(社管委)政务中心、便民服务中心,运用“大综治”思维,全面整合组织建设、综合治理、政务服务、基层信访、应急管理、司法调解等基层社会治理资源力量,健全协调联动机制,强化设施建设和经费保障,落实工作人员,建立起定位“准”、架构“高”、力量“强”、工作“实”的镇村综治中心,将社会服务管理资源进一步向网格、家庭延伸,真正将综治中心打造成基层社会治理一体化、实体化、实战化平台。在建设标准上,县委、县政府印发了《民乐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施意见》,统一了综治中心标牌名称,配备了必要办公设备,不断夯实综治基层基础,使综治中心建设做到规定动作不走样、规定科目不漏项、规定措施不跑偏,最大限度延伸综治触角,放大综治功能,使基层综治力量实现由“散”到“合”,形成整体合力。目前,全县10个镇、社管委全部建立了综治中心,配齐工作人员,瞄准省市一流水平,高标准建设、高档次配备,综治中心全部实行集中办公。
 
坚持“两个结合”,务求实效服务群众
 
综治中心的活力,关键在职能作用发挥、根本在维护社会稳定、核心在服务广大群众。如何把管理转化为服务,是综治中心建设面临的新挑战。为有效解决这个难题,民乐县委政法委进行了大胆探索。
 
一是把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与便民服务紧密结合起来。结合农村工作实际,紧盯短板部位、突破瓶颈约束,针对基础设施薄弱、社会治安较差的镇村,民乐县综治办逐个进行指导,“一村一策”精准制定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方案,将镇村治安防范、信访维稳、防范邪教、化解矛盾、法治宣传、心理咨询和铁路护路等工作纳入综治中心,纳入到服务范畴。严格按照“四办”要求,结合作风建设年活动,将各项制度、办理内容、所需材料、承诺时间等进行全面公开,使办事群众一清二楚,减少了群众到镇办事摸不清门、找不准人、跑不对路的问题而误事、误时、误工现象,实现了“变群众跑为干部跑、变多次办为一次办、变等着办为高效办”的转变。全力推进镇平安与便民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建设,开通了县、镇(社管委)、村(社区)综治信息平台有线终端190路,扎实做好综治信息平台手持终端配备工作,严格审核综治E通手持终端配备对象,对手持终端配备对象实行动态管理,至目前全县共配备手持终端1336部。
 
二是把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与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坚持问题导向,强化科技支撑,深入推进“三防”建设。深入推进“雪亮工程”建设。民乐县委政法委站在维护国家安全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高度,把“雪亮工程”作为社会治理信息化、智能化、专业化的重要平台加快推进,切实将“雪亮工程”建设成社会治理安全屏障。民乐县采取PPP模式开展“雪亮工程”建设工作,确保视频监控摄像机数量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平安需求相适应。至年底,全县主要街道、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和重要部位的一类高清数码录像机数量将达到2055路,覆盖率将达到100%,10个镇、社管委,30个中心行政村“雪亮工程”信息交换共享平台将建设完成。至2019年,县级和剩余148个村社区“雪亮工程”信息交换共享平台将全部建成。进一步壮大群防群治力量。在扎实组织六老义务护院队、巾帼义务巡逻岗等义务巡防组织开展治安巡逻的同时,积极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治安防范,进一步落实了邻里守望、机关单位内保、值班值守、“十户联防”、综治中心户长巡防等各项治安防范措施。深入推进“三员工作法”,落实了“一村一警”“一村一律师”“一村一平安特派员”。因地制宜推进物防建设。加大与社区管委会及各小区物业沟通协调,采取安装或定期维修小区门禁系统、单元防盗门、小区外围防护网等物防措施。积极推进网络防控体系建设。切实加强网格巡查员和信息员队伍建设,全县建立了178个村、社区级网格信息员、1220名网格巡查员的网格队伍和50名巡特警队伍,切实做到了织密街面防控、社区防控、单位内部防控、视频监控、区域警务协作、虚拟社会防控“六张网”。
 
强化“三个保障”,精心组织规范运行
 
强化组织保障。全县各镇(社管委)高度重视,将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摆上重要位置,加强整体规划,整合各方力量,整体推进规范化建设。民乐县委政法委把综治中心建设作为综治平安建设年终考核的重要内容进行严格考核,加大检查督导力度,及时通报工作进展情况,确保建设目标如期完成。
 
强化制度保障。民乐县委政法委始终将工作制度及日常管理作为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的必要手段,不断完善综治中心工作制度、强化日常管理。在工作制度方面,严格落实首问负责、协作配合、工作例会、情况报告、应急联动、网格化管理、考核评价和经费保障等制度。通过制度约束,规范各综治中心的运行,确保综治中心不走样、不变味。在日常管理方面,各综治中心严格规范各项规章制度,结合工作实际,定期开展党的理论政策、法律知识宣传、治安形势分析、矛盾纠纷联调及各类业务知识、技能培训,建立完善党的建设、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特殊人群服务管理、群防群治、平安创建、考核奖惩等工作台账,做到档案资料规范完备。积极设立意见反馈与投诉渠道,接受群众监督,接受上级综治组织的监督和指导,努力实现了治安防控立体化、矛盾调处多元化、便民服务高效化。
 
强化物质保障。为做好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工作,民乐县财政加大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经费保障力度,将相关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对基层单位特别是行政村(社区)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经费给予适当补助,实行“权随责走、费随事转”,保证综治中心建设、运行、维护等工作顺利开展。同时,积极探索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将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委托给社会力量承担,已解决综治中心工作经费问题。
 
全县各镇综治中心建成并运行以来,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办理业务、反映诉求,受到了群众的广泛好评。各综治中心通过多方力量的整合,搭起了干部群众的“连心桥”,建起了治安防控的“防火墙”,组成了社会服务的“联动网”,变“警力有限”为“民力无穷”,变“各行其是”为“集团作战”,变“专科门诊”为“专家会诊”,使综治中心真正成了快捷反映民意的直通道、提供综合服务的便车道、深化平安建设的快车道。今年以来,全县共立刑事案件285起,同比起数下降24.2%,“两抢一盗”案件数97起,同比起数下降43%。社会治安秩序总体稳定,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感不断上升。(张掖市民乐县委政法委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