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张掖长安网
发布时间:2020-09-30
阅读次数:
本网讯 今年以来,张掖市甘州区以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民法典》为契机,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全面靠实第一责任,以乡镇(街道)政法委员为基层抓手,重点提升统筹谋划、制度建设、法治能力建设,健全完善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化解有效机制,认真部署开展涉稳风险排查化解工作,将新时代“枫桥经验”集成式提升,将“甘州之治”片区化覆盖推广,真正将各级综治中心,打造成化解矛盾纠纷的主平台和终点站,从更高层次、更宽领域,保障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1至8月份,全区进京上访同比下降86.7%,赴省上访同比下降70.6%,到市信访同比下降39.6%,来区信访同比下降29%;进京、赴省、到市上访连续两年下降,有效实现了矛盾不上交。
打造“1+1+1+N”服务平台,实现矛盾纠纷“只进一扇门”。甘州区围绕“一站式服务、一揽子解决”的思路,规范打造三级综治中心、矛调中心、政务服务中心,创新打造“12345,有事找政府”服务热线信息中心。其中三级综治、矛调“中心”建成“一厅五室”,区政务服务中心入驻23个行政、企事业单位,设立服务窗口81个,提供服务事项576项,下放便民服务职权86项,强化镇、村两级便民服务中心受理、转达、办结能力。在前期区、乡镇(街道)、村(社区)综治、矛调、政务服务、12345热线信息服务“中心”人员到位、经费保障、场地配备、制度上墙的基础上,在统筹协调、运行机制上狠下功夫,利用各级“中心”这一化解矛盾“主战场”,整合基层派出所、司法所、基层法庭以及其它站所力量资源,集成提供接访、诉讼、调解、劳动仲裁、检察、行政复议和民生服务、法律服务、心理危机干预等多元化服务,推进矛盾纠纷“一站式”接收,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封闭化运行,系统化推进,智能化治理,实现群众“只进一扇门”工作目标。群众有事找“中心”成为共识,一个平台就能解决多个问题,有了矛盾就能包案化解到底,减少了多次跑、多部门跑带来的麻烦,节省了接待、办理时间,节约了纠纷化解成本,实现了提升服务效能和提升群众满意度的“双赢”。
运行“吹哨、报到”机制,实现群众“最多跑一次”。各级“中心”充分运用“最多跑一次”改革的理念、方法、作风,切实加大人民调解组织体系建设,全区共建立各级人民调解委员会300个,在区综治中心设立甘州区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乡镇(街道)调委会23个,村级调委会245个,社区调委会17个,专业性、行业性调委会15个。积极发挥各级“中心”“统”的作用,集成政法委员这一有利抓手、各级“中心”这一便利条件和“网上信访”这一系统延伸,认真开展领导干部接访下访活动,变群众跑为干部跑、变见面办为网上办、变办事窗口为服务主场,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群体利益。各级各部门以婚姻家庭矛盾、情感纠纷、邻里争执、征地拆迁、社会保障、山林土地等矛盾纠纷为重点,坚持落实“周排查”“月排查”、定期分析研判,首问首办,限期办结销号等制度,精准掌握各类矛盾纠纷底数,积极预防处置,妥善调处解决,切实将各类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初始阶段,坚决杜绝发生“头疼医头、脚疼治脚,事情发生后被动应对”的局面,做到“矛盾不上交、问题不上行”。至目前,全区排查各类矛盾纠纷2368件,化解2358起,化解率99.6%。
强化数据科技支撑,服务群众实现“零距离”。强化数字赋能,让“数据”跑路,服务群众从“最后一米”推进到“零距离”,网上办、“码”上办、掌上办已成为甘州区信访维稳工作的新亮点。甘州区探索推进“12345”服务热线与政务专网、网上信访、政务公众号、政务APP等平台互联互通机制,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信访办理+N”建设,构建“线上受理、网上交办、线下办理、现场督办、网上查询、网上答复、网上点评”工作体系,区政务服务大厅按照“应上尽上,全程在线”的原则,对947项事项实现网上受理、网上审批。配备3台智能机器人提供智能导办服务。招聘10名话务员,提供24小时“12345热线服务”,集中受理政策咨询、便民诉求、意见建议、举报投诉等事项,在“线上”答复、交办、督办解决群众的烦心事、操心事、闹心事。“12345”热线开通以来,共接听群众来电5023次,已办结4964件,待办结59件,办结率99%。其中,586个疫情防控咨询、628个消费投诉和个人维权来电、635个物业管理来电等高频诉求全部追踪办结并及时答复群众。1-8月份,群众通过国家、省、市、区信访部门网上投诉信访件404件,及时受理率达到99.76%,按期办结率达到95.27%,群众满意率分别达到98%。同时,通过对热线呼入量、诉求数量、类别、满意度的网上汇总对比,利用大数据分析研判,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信息支持。(张掖市甘州区委政法委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