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张掖政法网,今天是 2025年11月02日 星期日
当前位置:首页 » 长安速递

张掖激发市域社会治理新动能

来源:张掖长安网 发布时间:2020-05-29 阅读次数:
字号:A A    颜色:
本网讯 近年来,张掖市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委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部署要求,以打造全省最平安市州为目标,以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为突破口,激发市域社会治理新动力,有效提升了社会治理工作水平。
 
高位谋划,从全局高度认识和推进市域社会治理。坚持把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把新理念与本地实际结合起来,推动治理思路创新。一是把推进市域社会治理作为践行四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自觉将市域社会治理工作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大局,成立由市委书记、市长任组长的市域社会治理试点领导小组,健全完善平安建设协调机制,组建平安建设协调工作领导小组和相关专项工作组,构建上下贯通、协调有力的工作体系,保障市域社会治理工作顺畅推进。二是把推进市域社会治理作为推动平安张掖建设的重要抓手,提出“坚持五治融合、完善三大体系、建设三大中心、推行六个一运行机制”适合张掖市情的社会治理思路,明确市域社会治理的目标任务、政策导向、工作措施。三是把推进市域社会治理作为衡量部门工作成效的重要指标,充分发挥平安建设考评“指挥棒”“风向标”作用,加大市域社会治理考核权重分值,加强工作指导、检查督导、考核评价,确保市域社会治理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整合资源,突出重点推动市域社会治理持续发展。坚持推动资源、服务、管理向基层下沉,不断优化架构、补齐短板、调整功能,全面构建市域社会治理体系。一是建强综治中心,注重规范运行。突出指挥调度、综合协调的工作职能,做“精”市级中心。推动实体化运行,坚持基层治理的桥头堡,做“实”县级中心。统筹基层资源力量,采取集中办公、集约管理、集成服务,做“强”乡级中心。构建联系群众的“服务站”,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做“活”村级中心。二是建好“雪亮工程”,强化信息支撑。坚持人防、物防、技防无缝对接,将“雪亮工程”建设与平安张掖、智慧张掖建设同步规划。大力加强综治信息平台建设,积极推动平安建设信息化支撑管理平台和政法大数据跨部门协同办案平台建设,最大限度实现“雪亮工程”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息系统、网格化管理机制深度融合。三是配好基层力量,提升服务效能。在66个乡镇、街道配齐配全政法委员,组织开展以“强素质、促提升、见成效”为主题的“大练兵”活动基。将基层社会治理事项全部纳入网格管理,出台《关于全面深化“三中心一网格”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强全市网格员队伍建设的意见》等规范性文件,加强网格员队伍建设,提升治理水平。借助信息化手段,提升网格员工作效能,让公共服务在网格落实、矛盾风险在网格化解、群众满意在网格实现。
 
强化保障,以点带面实现基层社会治理整体提升。积极推进基层社会治理试点工作,以点带面、总结经验、整体推动。一是建立“以奖代补”的工作保障机制。将综治中心建设运行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村(社区)综治中心采取“集体收入+财政以奖代补+社会公益性捐赠”的方式筹措经费。市委制定《平安张掖建设责任制考评奖惩实施细则》,对平安建设年度考核优秀的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给予奖励。二是建立“中心吹哨、部门报到”的工作协调机制。在县、乡两级综治中心按照“整合资源、精干高效、联合运作、优势互补、工作联动、方便群众”的原则,建立“中心吹哨、部门报到”工作运行协调机制,构建矛盾纠纷联调、社会治安联防、重点工作联动、突出问题联治、服务管理联抓、基层平安联创的工作局面。三是建立“五治融合”的工作统筹机制。加快推进政治、德治、法治、自治、智治“五治”融合,在村、社区综治中心建立健全“党建引领+平台建设+全科网格+社会组织”工作机制,通过开展便民服务、矛盾化解、心理疏导、提供公共法律服务和视频监控服务等工作,不断丰富“五治”载体内涵。四是建立“源头预防、风险评估”工作机制。着力推进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信息化、专业化建设,积极扶持发展第三方风险评估机构,不断提升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质效。(张掖市委政法委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