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张掖长安网
发布时间:2017-07-27
阅读次数:
本网讯 切实解决执行难问题,是司法为民、司法公正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法治张掖建设的重大任务。张掖市县区两级法院紧盯“两年内完成基本解决执行难”的目标要求,以全新思路、超常举措扎实开展“飓风行动”夏季攻势,用“飓风到处无尘埃”的强大攻势向“执行难”宣战,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效。
坚持各方配合 强化执行联动
进一步发挥市、县区执行工作联席会议工作机制作用,全市统一安排,在“飓风行动”夏季攻势期间,市、县区两级分别从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抽调一定数量的干部脱岗进驻两级法院帮助开展执行辅助工作,支持配合法院加快建立健全覆盖全省各地及主要财产形式的网络化、自动化执行查控体系,对所有进入执行环节的案件,优先通过“点对点”、“总对总”网上查控系统对被执行人的工商注册、车辆登记、银行账户信息进行精确查询查控,并建立信息互动共享机制,在银行、不动产登记事务中心等相关部门为法院开辟执行绿色通道,实现财产查控“零障碍”。将人民法院发布的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嵌入各自单位管理、审批工作系统中,实现对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自动对比、自动监督和自动拦截。坚持府院联动,对“僵尸”企业为被执行人的,选择典型案例,集中移送破产,推进“执转破”工作。在基层,建立网格联动机制,将所有乡镇、村(社区)划分为若干执行工作片格,并依托乡镇综治中心和村综治工作站设立执行联络室,网格员兼任执行联络员(监督员),对涉及本片区、本网格的执行案件提供协助,同时监督执行干警的执行行为,全市上下形成了各方联动发力、强力执行攻坚的强大攻势。
坚持分类施策 压减执行积案
对所有清理未执结的案件逐案分析未结原因,逐案制定执行方案,并按照繁简分流的原则进行甄别筛选,对标的数额不大、双方当事人利益交锋不甚激烈的案件,充分发挥法庭调解组织和乡镇、村(社区)、网格综治调解组织的职能作用,通过多方联动调解,引导被执行人兑付生效裁判;对被执行人条件相对较好的执行案件,通过正面引导、反面警示等办法,敦促其主动履约、兑付生效裁判;对“死皮老赖”,综合采取法律、行政、组织等手段,穷尽各种办法强力攻坚,确保有财产和有条件执行的案件全部执结到位。对确无执行财产或执行条件的案件,严格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严格规范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的规定》,确认为执行不能,全部规范“终本”,退出执行程序,单独序列管理,同时向社会公开,主动接受当事人和全社会的监督。通过繁简分流调解一批、督促老赖主动履约一批、强制执行化解一批、严格程序“终本”退出一批,最大程度的压减了执行积案存量。截止7月15日,市、县两级法院清理出的11039件执行积案,已执结5014件。
坚持多管齐下 严厉惩戒“老赖”
联系电信、移动、联动等通信运营商将失信“老赖”的所有固定、移动电话彩铃设置为对其本人失信情况的提示告知语音,让失信“老赖”成为人人知晓、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建立联合打击拒执犯罪公检法三长联席会议制度,对拒执违法犯罪常态化严厉打击,对有能力执行而拒不履行的当事人,依法采取强制措施。至目前,共拘留199人,移送公安机关临控229案234人,追究拒执罪46案45人,在出国出境、乘坐飞机高铁、住星级宾馆、参加招投标和贷款等方面严加限制1721人。突出“关键少数”,对涉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公职人员执行案件进行集中清理执结。仅甘州区法院就清理出涉公职人员案件118件110人,涉案标的额1305万元,目前已执结62件,在全社会形成了惩处一案、震慑一批、教育一片的良好效果。
坚持高质高效 全力执行攻坚
各级法院院长严格落实“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分管副院长、执行局长和执行干警,全部落实“五定一包”工作责任,实行执行绩效考核和工作问责。市中院加强对全市执行工作的统一领导、指挥、管理和执行工作技术、装备、设备的保障,在每个县区法院进驻一名领导班子成员,蹲点督办执行工作,每月召开一次会议进行推进,切实加大执行落实力度。更加注重执行干警队伍建设,把执行干警教育融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政法队伍建设年”活动,每周末利用半天时间集中组织执行干警学习政治理论、业务知识,研究案件,部署工作,教育引导广大执行干警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提高政治站位,增强依法执行、高效执行、文明执行能力。按照“重点倾斜、保障执行”的要求,对法院所有办案力量进行整合,在两级法院设立若干执行工作专项小组,并逐一明确人员、责任,探索推进“1+2+2”(1名员额法官+2名执行助理+2名书记员)执行团队办案模式,采取假日执行、错时执行、突击执行、悬赏执行等办法,限缩老赖活动空间,提高执行质量效率。至7月15日,全市新收执行案件8625件,执行标的额15.79亿元,执结2865件。(张掖市委政法委供稿)